Date
‣
Categories
ISBN
9787115569455
BookId
40649986
ReadingTime
9时4分
Status
读完
Author
周岭
Rating
89.3%
Sort
1706224810
Progress
intro
category
前言 为什么我们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第一章 价值——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第二章 身份——一切从信念开始第三章 心理——清除成事路上的情绪障碍第四章 策略——方法和路径第五章 战略——环境与多维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结语 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后记 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点评
前言 为什么我们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内向成长,即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
·外向成长,即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
明白了
·内向成长,即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 ·外向成长,即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不妨把内向成长看作培养习惯,把外向成长看作打造技能。换成这个说法后,你可能马上就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了:我们过度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即重习惯轻技能,重输入轻输出。
我们每天早起、跑步、读书、学习,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忙碌到感动自己,然而这些活动都是内部循环,不直接对外产出,所以坚持这些习惯只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而不会让我们轻易成为很厉害的人。反之,如果我们能更多地投入外向成长,培养过硬的技能,持续对外产出作品或价值,我们就能参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循环,就能被他人强烈地需要,从而感受到努力的希望。
·我们一直在读书,却很少去实践或把心得写出来、形成有价值的文章让别人受益,更别说不断打磨自己的原创作品了;
·我们一直在练琴,却很少能用完整、熟练的曲子向别人表演,更别说打造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了;
·我们一直在学画,却很少用作品去创造、去展示,更别说收获粉丝的欣赏和点赞了……
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却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
比如你要读书,那就在读完后亲自去实践,并把心得写出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分享给他人。这也是产出,比那些只读不想、不写、不做的人要强太多。你要练琴,那就练出点名堂来。如果暂时做不到,那就先努力在不看谱的情况下非常熟练地弹奏几首曲子,以便在各种场合临场演奏。
我已深深感受到创造价值带来的改变和收获,它们不仅体现在认知、选择和行动上,也体现在成果、收入和个人影响力上。
回过头来说,培养习惯并非不重要。虽然它不直接产出,却是支撑技能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基石。如果你持续实践“价值产出”这条路就一定会发现:在技能卓越的情况下,那些良好的习惯才会大放异彩!
《认知觉醒》中的一些基础概念,诸如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避难趋易、急于求成、舒适区边缘、反馈、关联等
“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写的”“此书于我,如同再造之恩
第一章 价值——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价值——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人生的差异往往源于人们看待生活的不同视角。当你掌握了“复制”和“转换”这两个底层概念时,或许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对立面?反向思考?外界对自己的评价?立场?从不同的方向,方面寻找差异,从寻找不同的视角中发现自己的,了解自己,复盘自己
人生的差异往往源于人们看待生活的不同视角。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只能通过“转换”类技能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若你的眼光足够长远,就应该尽早储备并打磨一项“复制”类技能,让自己逐渐摆脱生活的引力,获取人生自由。
从转换,转换到复制阶段,或者从转换寻求复制的机会,也许是大部分人在考虑却难以去实践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只能通过“转换”类技能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若你的眼光足够长远,就应该尽早储备并打磨一项“复制”类技能,让自己逐渐摆脱生活的引力,获取人生自由。
价值规律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这世上投身写作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最终获得一定影响力的只是少数呢?回想当初和我一起练习写作的伙伴们,大多数早已放弃,少部分虽然还在坚持却始终反响平平,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想除了运气,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价值。
“价值”这两个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并牢记,因为当你把写作替换成任何自己想做成的事情时,这个道理同样成立。所以如果我们能把“价值”这个概念彻底想清楚,就有可能让自己的人生发生巨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在我就以写作为例,向你阐释这条人人都可以借鉴的成长之道。
我能得到这个重要的启示归功于两次好运。
价值”这两个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并牢记,因为当你把写作替换成任何自己想做成的事情时,这个道理同样成立。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运用。社会对个人的回报,是取决于个人提供的价值的。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有的行业回报高有的回报低,那都是行业溢价带来的超额收益,不是对自身价值的回报。
价值”这两个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并牢记,因为当你把写作替换成任何自己想做成的事情时,这个道理同样成立。
第一次好运发生在2016年5月,那时我初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其中的“交换才是硬道理”这一节触动了我,它让我联想起以前在课本中学过的“价值规律”,即商品生产好之后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放入书架😏
第一次好运发生在2016年5月,那时我初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其中的“交换才是硬道理”这一节触动了我,它让我联想起以前在课本中学过的“价值规律”,即商品生产好之后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持续产出,产出中创造价值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于是我自然选择了这样的策略:力求每篇文章都追求底层、不碰热点、不说个人碎碎念,砍掉浮夸的表情、无意义的插图及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同时力求每篇文章都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改变一个观念,而不是让人情绪高涨一下之后就归于沉寂了。
学习了,借鉴
于是我自然选择了这样的策略:力求每篇文章都追求底层、不碰热点、不说个人碎碎念,砍掉浮夸的表情、无意义的插图及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同时力求每篇文章都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改变一个观念,而不是让人情绪高涨一下之后就归于沉寂了。
片面了,臣妾做不到啊
每次提笔时我都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再看还有价值吗?如果没有,那就没必要写了。
我想变得很有钱;我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我想成为学霸;我要养成5点起床的习惯……仔细琢磨这些话,我们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人们往往只单方面看到自己想要的,却忽略了自己能给的。
再想想那些我们愿意主动关注的人吧,他们是不是都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呢?因为这些价值可能对我们有用,所以我们愿意关注他们,和他们保持联系,甚至愿意付费支持他们
走价值积累之路是需要保持耐心和远见的,因为价值的产生需要过程,一旦你选定了价值之路,就要消除自我怀疑,保持坚定
价值,无形的价值,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感化他人,实际的价值,人事物得到他人认可,不管以什么形式
走价值积累之路是需要保持耐心和远见的,因为价值的产生需要过程,一旦你选定了价值之路,就要消除自我怀疑,保持坚定
“对的东西,你就坚持,不需要想清楚。只要这件事情是有好处的,对别人、对自己有价值,有贡献和产出,你就坚持。人生所有的付出和经历,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给你回报。”
首先认为是对,然后坚持下去,最后的回报其实是积累的经验,产出,及有可能产生的价值
“对的东西,你就坚持,不需要想清楚。只要这件事情是有好处的,对别人、对自己有价值,有贡献和产出,你就坚持。人生所有的付出和经历,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给你回报。”
因为“新知”永远是增加价值的有效砝码。如果我们缺少这种理念,就只能用浅薄的经验和盲目的毅力去努力,很难获取独特的能力和价值优势。
不管什么时候,我总是鼓励人们去写作,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写作都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且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技能。
坚持价值写作的理由:
1、提升学习效果。形成输入、输出闭环,让思路更清晰、情绪更平和、表达更有力。
2、创造个人影响力。把有价值的思考通过文字固化下来,借助网络复制扩散。
3、链接世界。通过文字创造一个全新的属于自己的小宇宙,让更多人认识你,并可能帮助到其他的人。
4、磨炼认知能力。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不管什么时候,我总是鼓励人们去写作,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写作都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且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技能。
如果每次有益的思考都能通过文字把价值固化下来,再借助网络的复制力量完成扩散,你的人生就有可能酝酿出无限可能。
激发了写作的认知动力!
如果每次有益的思考都能通过文字把价值固化下来,再借助网络的复制力量完成扩散,你的人生就有可能酝酿出无限可能。
更好的成长者不会刻意抹杀自己的本性,而会主动接纳它,因为只有接纳了利己,我们才能坦然地向它告别。回避和自我欺骗只会削弱我们的力量。
镜子: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
“想让对方听你的劝,最好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你自己真的变好,而且比现在好很多、比他好很多,那时你的话才有分量。因为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想让对方听你的劝,最好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你自己真的变好,而且比现在好很多、比他好很多,那时你的话才有分量。因为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比如一些年轻的读者就经常因自己的另一半不思进取而苦恼。他们自己有了觉悟,便见不得对方浑噩,忍受不了对方把时间浪费在电视、手机、闲聊、购物上。于是苦口婆心地劝告,但就是得不到对方的回应。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真让人抓狂,毕竟那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啊。
说到痛点了,😂
比如一些年轻的读者就经常因自己的另一半不思进取而苦恼。他们自己有了觉悟,便见不得对方浑噩,忍受不了对方把时间浪费在电视、手机、闲聊、购物上。于是苦口婆心地劝告,但就是得不到对方的回应。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真让人抓狂,毕竟那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啊。
你会要求自己的爱人和你一样学习提升吗?
我大概就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知识搬运者,道理一大箩筐,成天说这个好、那个好,就是没见有什么变化,一看就是眼高手低的家伙……在婚姻生活中,用自己的意愿强行改变对方本来就是大忌,特别是在自己还不怎么样的时候。于是我选择了闭嘴,决定先做到再说。
嗯,我改
我大概就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知识搬运者,道理一大箩筐,成天说这个好、那个好,就是没见有什么变化,一看就是眼高手低的家伙……在婚姻生活中,用自己的意愿强行改变对方本来就是大忌,特别是在自己还不怎么样的时候。于是我选择了闭嘴,决定先做到再说。
在生活中,我变得更加体察、包容,成了家庭情绪稳定的基石;通过输出深度文章和接受问答咨询,我建立了个人影响力;新书出版后,知识变现也成了现实。这一切都是做到和改变的力量,我自己能感受到,相信她也能感受到
看来“身教大于言传”真是不假,自己做好了,自然就形成了潜移默化影响他人的环境。
李笑来的一篇文章《成为能说那话的人》,文中的观点正好印证了自己的体会:同样的话从你和牛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这显然不取决于对或不对,而取决于说话的那个人是谁!
大多数人的判断逻辑都是如此,所以劝朋友或给别人建议是必要的,但如果人家不听,也不要纠结,这不是人家在反驳你或反对你,这只是一面镜子,告诉你自己还不够强大(当然,对方也可能存在认知局限)。
此时,更好的策略是埋头努力,默默改变。直到有一天,即使你不说话,也有人会主动征求你的意见。
他们有的人巴结讨好,有的人忍气吞声,有的人省吃俭用,有的人包揽家务,有的人放弃梦想,有的人远离朋友……他们以为付出自己的所有就能感动对方,让对方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然而总是事与愿违,他们越付出越被动,越付出越心累。
这背后的逻辑不难梳理:当你手里只有“付出”这一张感情牌时,就只能单方面地透支自己了,而透支自己的后果便是令自己失去吸引力;一旦失去吸引力,就会陷入继续付出的恶性循环,无论你面对的是家人、朋友还是伴侣。
开玩笑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犹如打牌,能供人选择的无非是“付出牌”和“吸引牌”,它们分别代表“付出型社交”和“吸引型社交”。可惜我们的直觉往往只能看到“付出牌”,因为这张牌不仅明显,而且简单易取;只有少数人能看到另一张抽象且相对难拿的“吸引牌”,当他们把两张牌都抓在手上的时候,就会占据上风。
如果自己始终处在单方面过度付出而得不到别人回应的状态,这并非说明别人对你不好,这只是一面镜子,告诉你自己还不够完善(当然,对方也有可能是一个不识好歹的人)。
因为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外界如何给你反馈,根源在于自身长期的综合表现。比如你平时的言行都很“幼稚”,成天发可爱的表情包,那别人是很难对你严肃的;如果你成年后依旧生活懒散,遇事逃避,周围人也不会尊重你;而在公司里,你若总是不及他人或常常惹是生非,领导和同事怎么会给你好脸色呢?
吾日三省吾身
因为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外界如何给你反馈,根源在于自身长期的综合表现。比如你平时的言行都很“幼稚”,成天发可爱的表情包,那别人是很难对你严肃的;如果你成年后依旧生活懒散,遇事逃避,周围人也不会尊重你;而在公司里,你若总是不及他人或常常惹是生非,领导和同事怎么会给你好脸色呢?
嗯,扎心了,通过别人对我的态度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别人没有这么对我的原因是什么?我需要在哪里改进来改变他们对我的态度?
因为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外界如何给你反馈,根源在于自身长期的综合表现。比如你平时的言行都很“幼稚”,成天发可爱的表情包,那别人是很难对你严肃的;如果你成年后依旧生活懒散,遇事逃避,周围人也不会尊重你;而在公司里,你若总是不及他人或常常惹是生非,领导和同事怎么会给你好脸色呢?
在和别人结婚之前,不妨先和自己“结一次婚”。不管你是男是女、已婚未婚,都可以给自己做一次这样的假设:你愿意和自己这样的人共度一生吗?无论贫穷、疾病也不离不弃?
呃,愿意出于自私,以自己为中心,思考3秒后,不愿意,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不堪,种种瑕疵浮现出来
在和别人结婚之前,不妨先和自己“结一次婚”。不管你是男是女、已婚未婚,都可以给自己做一次这样的假设:你愿意和自己这样的人共度一生吗?无论贫穷、疾病也不离不弃?
(事实上,和自己结婚,也只能不离不弃。)你喜欢自己的外在表现吗?喜欢自己的言行举止吗?喜欢自己的能力和上进心吗?喜欢自己对未来的追求吗?如果你对自己尚不满意,就不要指望别人会尊敬和喜欢你了。
你现在肯定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招数,而是非常高级的元认知。
获取人际关系和影响力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不断地与人交流,建立情感联系;二是通过知识或能力的吸引,让别人想认识自己。
我们不愿意拿着手电筒去找客户,也不想着去说服别人,如果发现这个人竟然还要被说服,那就只能证明这朵花散发的光和热还不够。那没事儿,我继续努力,继续发光发热,争取我的光和热有一天能够覆盖到他。
内向成长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擅长与事物而非与人物打交道。
换句话说,内向者更倾向于使用理智脑与外界互动,而外向者更倾向于用本能脑和情绪脑与外界互动。
[插图]
内向者的总体优势体现在他们更加擅长与事物打交道,面对静态事物时,他们更理性、更有创造力,也更加关注事物的根本——这可能也是很多内向者不太合群的原因之一,因为习惯关注根本的人会觉得普通的闲聊太肤浅、没有意义,他们与人交流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越是在传播手段发达的社会里,越要坚守价值。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缺乏传播途径了,但价值依旧稀缺!
在一个人人都拥有传播能力(每个人都可以发朋友圈、拍短视频)的世界里,大家最缺什么?
缺好东西!
只要是好东西,人们就愿意主动分享。
如果你暂时无法成为像“网红”那样有魅力、有影响力的人,那就专注打造自己的作品和价值吧。毕竟容颜易老、魅力易逝,而由人创造的思想、价值和美却可以长期存在。
等有一天,当你手握它们从幕后走到台前时,就算你缺少魅力、不善言辞,人们也会认认真真地听你说话。
等有一天,当你手握它们从幕后走到台前时,就算你缺少魅力、不善言辞,人们也会认认真真地听你说话。
第二章 身份——一切从信念开始
[插图]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就很关键了,因为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成长等级,而NLP逻辑层次模型就可以作为衡量成长等级的标尺。
他们不会太多抱怨环境,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行为上,比如个人努力程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努力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所以他们往往把努力视为救命稻草。
这本没什么不好,只是当努力成为唯一标准后,人们就很容易忽略其他因素,只用努力的形式来欺骗自己。比如每天都加班、每天都学习、每天都写作、每天都锻炼……凡事每天坚持,一天不落,看起来非常努力,但至于效率是否够高、注意力是否集中、文章是否有价值、身形是否有变化似乎并不重要,因为努力的感觉已经让他们心安理得了。说到底,人还是容易被懒惰影响的,总希望用相对无痛的努力数量取代直面核心困难的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努力反而为他们营造了麻木自己的舒适区。
说到底,人还是容易被懒惰影响的,总希望用相对无痛的努力数量取代直面核心困难的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努力反而为他们营造了麻木自己的舒适区。
现代社会,人人都在学知识,但我时常问自己:学习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在似乎有了一个新的答案: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和感知世界。有了感知,我们便能更好地定位和应对。
[插图]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以养成阅读习惯为例(见图2-4)。

图2-4 养成阅读习惯的三个层次
游泳
结果:每个月 15 天以上,每次 1200 米
过程:更快的速度,更多的游泳姿势
身份:健康,自律
复盘
结果:每天晚上 10:30 复盘当天
过程:用 what why how 整理思路,把发生的,学到的总结,应用
身份:反思,自省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以养成阅读习惯为例(见图2-4)。 图2-4 养成阅读习惯的三个层次
:每天阅读半小时或每周读一本书。他们以为只要自己做到这些就可以养成阅读习惯,实际上这只是盯着最浅层的“结果”去行动,结局往往是为做而做,不了了之(相信你肯定深有体会)。
为了做而做,可有效,但不高效。为想做而做,找到想做的点。比如读书,读书以明智,读书以学习知识解决当前问题。比如工作,一是为了交易,获取生存的资源,二是人需要经历,在经历中思考,在经历中成长,在经历中享受人生,工作又何尝不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建造的游乐场。
:每天阅读半小时或每周读一本书。他们以为只要自己做到这些就可以养成阅读习惯,实际上这只是盯着最浅层的“结果”去行动,结局往往是为做而做,不了了之(相信你肯定深有体会)。
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用的,无论我们在哪个领域,想做成什么事,都会置身于这个框架之下。因此,那些能明确自己身份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他们肯花时间进行心理建设,能从上而下或从里到外地改变自己。就像“猫”说的,要告诉自己,我是个干大事的人。因为如果连你都认为自己注定是平庸之辈,那你的内心很难强大起来。
他可能是一个自卑的人、胆小的人、不敢相信自己会成功的人,只是你自己察觉不到这一身份的存在而已。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即使自身能力不差,但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选择时,总是畏首畏尾,承担不起责任。因为他们内心依然是个孩子,潜意识里的自己并没有长大。而潜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善用之,它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巨大推力;漠视之,它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巨大阻碍。它是领着你跑还是拖着你阻碍前行,全看你对它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
可见,信念从来都不是空的、假的,它是实实在在的力量,是特别强大的力量。我想只要你知道了这个秘密,就必然会主动改变策略,真正重视信念的力量。
态度—行为—结果
信念,说白了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积极态度。这态度对内,就是主动进行心理建设;对外,也同样是好用的终极力量。
信念,是什么,坚持相信自己的那份念想?精神支柱?心志?坚信不疑的观点?…看待事物的积极态度
信念,说白了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积极态度。这态度对内,就是主动进行心理建设;对外,也同样是好用的终极力量。
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则会影响现实结果。
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我们选择去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穷爸爸总是习惯说:“我可付不起!”而富爸爸则禁止我们说这样的话,他坚持让我们说:“我怎样才付得起?”
富爸爸解释说,当你下意识地说出“我付不起”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停止思考;而如果你自问“我怎样才付得起”,你的大脑就会动起来。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使用,遇到困难时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说“我做不到”,我们可能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但这种绝对化的语言会无意间关闭我们大脑的能动性,让自己不再思考如何克服困难。而如果我们将这句话换成“我暂时还做不到”这样的开放性语言,就会暗示一种未来的可能性,让自己暗暗树立实现目标的信心。可见,“态度—行为—结果”这个链条可以演变为“语言—态度—行为—结果”。
习惯舒展身体的人,更能够放远眼光,看得长远;而缩紧身体会让人眼光局限,只看当前。如果你平时是一个胆小害羞、遇事慌张的人,那不妨主动改变自己的身姿,假以时日,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自信和勇敢了起来。
超市研究员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当人们拿购物篮购物时会弯曲手臂,这种“收缩”的动作更容易使人满足自己迫切的需求,屈从自己的欲望,从而不自觉地选择那些能提供即时愉悦感的商品;而使用推车购物时,人们手臂向外“伸展”,在选择商品时往往更加理性。
如果你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门店,进门时常常需要拉开门而不是推开门。因为拉门时手臂收缩,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进入一种“简单满足”的心理状态。而柜台上方展示食物的电子屏幕通常是从上往下而不是从左往右滚动,因为当人们的目光跟随屏幕从上到下移动时,像在点头称是。这种隐蔽的设计会对我们形成心理暗示,但我们很难察觉。
诸多研究证实,我们的行为(包括动作、表情、姿态、语言等)与思维会相互影响。其中,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可见,我们也最容易察觉和掌控。
产品设计细节,心理学
超市研究员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当人们拿购物篮购物时会弯曲手臂,这种“收缩”的动作更容易使人满足自己迫切的需求,屈从自己的欲望,从而不自觉地选择那些能提供即时愉悦感的商品;而使用推车购物时,人们手臂向外“伸展”,在选择商品时往往更加理性。 如果你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门店,进门时常常需要拉开门而不是推开门。因为拉门时手臂收缩,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进入一种“简单满足”的心理状态。而柜台上方展示食物的电子屏幕通常是从上往下而不是从左往右滚动,因为当人们的目光跟随屏幕从上到下移动时,像在点头称是。这种隐蔽的设计会对我们形成心理暗示,但我们很难察觉。 诸多研究证实,我们的行为(包括动作、表情、姿态、语言等)与思维会相互影响。其中,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可见,我们也最容易察觉和掌控。
提醒自己口出善言,多体察别人的感受,会让别人感觉更好,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嗯嗯
提醒自己口出善言,多体察别人的感受,会让别人感觉更好,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想,除了好好学习,好好说话必然占据了一席之地。
所以,请时刻觉知并审视自己的语言: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说积极的话,不说消极的话;
·无论遇到什么人物,说和善的话,不说刻薄的话;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说开放的话,不说绝对的话……
这样的想法自然没错,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某些情况下,理性思维不仅不会成为达成目标的利器,反而还会成为阻碍。
这或许会令一些人费解,毕竟在传统的观念里,理性思维是破解问题的利器,我们努力学习也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而现在我却说“理性无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有这种感觉,那我要先恭喜你,因为当你习以为常的观念被颠覆时,说明你可能要进步了。
是的,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性思维其实是有局限的,而且这种局限很难被人们察觉,它不仅会影响我们塑造自己的人生目标,还会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限制我们。如果我们能突破理性思维这道屏障,很多人生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所以大家不妨暂时放下抗拒,与我一起更新对理性思维的认知。
这与《人生算法》的作者喻颖正说的“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如出一辙。
比如在事情开始的阶段,他会让自己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透彻地思考,让自己从头顶到脚底,全身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他说:“如果从身上某处切开,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
比如在事情计划的阶段,他又会反复周密地推敲实现愿望的具体方法,将实现愿望的过程在头脑里进行模拟演练,直到像“看见了”它的结果一样才肯罢休。
[插图]
第三章 心理——清除成事路上的情绪障碍
心理——清除成事路上的情绪障碍
第一节
负面偏好: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
总是犯一些小错误小失误,来放大自己闷闷不乐的消极情绪,在心里徘徊很久,恨自己
第一节 负面偏好: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
嗯,可能是我太敏感,可能是我想太多,又可能是我的欲望大于能力,也有可能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
第一节 负面偏好: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
你有3/4的天气是晴朗的,但这1/4的乌云却让整个天空都显得黑压压的。
我们都体会过这些场景: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过得平安顺利,但领导的一句训斥、客户的一句责骂、爱人的一个抱怨、好友的一个误会……便让全天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事实上这些“不好的事情”充其量只占全天事情的几十分之一,但它就能如此霸道地占据我们的意识。还有那些过去发生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坏事”,都会不自觉地让我们产生困扰。因为“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大多数正面、美好的事情。缺乏觉知的人,大多会在这种基因力量的操控下过着“身处美好中,却活在烦恼里”的生活。
而且,要想对冲一件坏事的影响,我们往往需要制造多件同等规模的好事。
你有3/4的天气是晴朗的,但这1/4的乌云却让整个天空都显得黑压压的。
我们都体会过这些场景: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过得平安顺利,但领导的一句训斥、客户的一句责骂、爱人的一个抱怨、好友的一个误会……便让全天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事实上这些“不好的事情”充其量只占全天事情的几十分之一,但它就能如此霸道地占据我们的意识。还有那些过去发生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坏事”,都会不自觉地让我们产生困扰。因为“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大多数正面、美好的事情。缺乏觉知的人,大多会在这种基因力量的操控下过着“身处美好中,却活在烦恼里”的生活。
说到心坎里去了,😔
事实上这些“不好的事情”充其量只占全天事情的几十分之一,但它就能如此霸道地占据我们的意识。还有那些过去发生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坏事”,都会不自觉地让我们产生困扰。因为“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大多数正面、美好的事情。缺乏觉知的人,大多会在这种基因力量的操控下过着“身处美好中,却活在烦恼里”的生活。
从大脑内部看,“适应”其实是一种平衡。大脑不可能让自己始终处于兴奋或消沉的失衡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能量会很快耗尽,进而威胁到生存。出于自我保护,大脑会主动调节内部环境使之达到某种平衡。
然而一旦达到平衡,也就意味着生活从动态变成了静态。静态的事物又很容易被大脑忽略,因为动态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新奇和危险,大脑对此特别敏感;而静止的事物意味着安全和无趣,为了节省能量,大脑会将其主动忽略。换句话说,无论生活在何种幸福的环境里,你都有可能慢慢丧失觉知,视一切为理所当然,然后对其视而不见。
事情没定下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等事情定下来以后又看到定下来之前既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患得患失的美丽
从大脑内部看,“适应”其实是一种平衡。大脑不可能让自己始终处于兴奋或消沉的失衡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能量会很快耗尽,进而威胁到生存。出于自我保护,大脑会主动调节内部环境使之达到某种平衡。 然而一旦达到平衡,也就意味着生活从动态变成了静态。静态的事物又很容易被大脑忽略,因为动态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新奇和危险,大脑对此特别敏感;而静止的事物意味着安全和无趣,为了节省能量,大脑会将其主动忽略。换句话说,无论生活在何种幸福的环境里,你都有可能慢慢丧失觉知,视一切为理所当然,然后对其视而不见。
事情没定下来之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等事情定下来之后又怀念事情定下来之前既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患得患失的美丽
然而一旦达到平衡,也就意味着生活从动态变成了静态。静态的事物又很容易被大脑忽略,因为动态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新奇和危险,大脑对此特别敏感;而静止的事物意味着安全和无趣,为了节省能量,大脑会将其主动忽略。换句话说,无论生活在何种幸福的环境里,你都有可能慢慢丧失觉知,视一切为理所当然,然后对其视而不见。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在默认情况下,永远都会以现在已经适应的水平为基准来判断现实是更好还是更坏。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关系,我们总是对亲人的付出视而不见,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会一直对自己好;而面对陌生人时,只要他们态度不错,自己就很容易感动,但实际上,亲人和朋友对我们的付出是多过陌生人的,所以有人总结道:所有的感动都是陌生人带来的。
深察人心呐!
本能脑的首要职责是确保生存,因此它警惕危险,忽略其他;情绪脑喜欢新奇,因此它关注运动的事物,忽略静止的事物;而人类独有的理智脑虽然很高级,但它分析思考的优势注定使其紧盯问题不放——当自己是把锤子时,看什么都像钉子。
哈哈哈😁
本能脑的首要职责是确保生存,因此它警惕危险,忽略其他;情绪脑喜欢新奇,因此它关注运动的事物,忽略静止的事物;而人类独有的理智脑虽然很高级,但它分析思考的优势注定使其紧盯问题不放——当自己是把锤子时,看什么都像钉子。
你还可以采用假设时间远离的方法,用三五年后的视角看待当前,通常你会觉得眼前的烦恼变得无足轻重了。
总之,我们要善于体察身边平静生活的宝贵与美好。正如人们常说的:“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逝去的日子总是美好的,不管是成功还挫败之事,因为那道坎,在当下来已经挺过来了,大到三五年的回忆,小到几十分钟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的是每次的跑步🏃🏻♀️,最后一公里坚持不了,本能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想放弃,情绪脑在鞭策告诫自己再坚持一下,每当坚持下来跑到终点后,感觉挺一挺就过来了,回过头看绝不后悔,
你还可以采用假设时间远离的方法,用三五年后的视角看待当前,通常你会觉得眼前的烦恼变得无足轻重了。 总之,我们要善于体察身边平静生活的宝贵与美好。正如人们常说的:“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一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实现它并不容易;二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时,他必然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包容万物、逍遥自在。
通常能解释越多现象的概念就越底层,二元对立自然也是一个底层规律,所以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文明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东方文明孕育出了“阴和阳”的太极思想,西方文明演化出了“0和1”的计算机器,它们都极其简单和稳定。
比如读者“小杨仔”(高三学生)曾在咨询时说:“我觉得周围有些同学特别假,开玩笑也是有的没的乱讲一通,很无聊,自己想插话又不能,独处又显得很不合群,很痛苦。我愿意帮助别人,但如果知道对方有缺点,特别是熟人,就一点帮忙的欲望都没有了。”另一位高三女生“ou”也说:“如果三人同行,其中两个人突然聊得很开心,我就会觉得第三个人被冷落了,很尴尬,所以会极力避开这种场面。”
而在成人世界,我们常常会这样说。
“他讲他的笑话、他拉他的手、他聊他的天,这不挺好吗?只要大家开心,我也喜闻乐见……”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只要没有影响到他人,犯不着为他不爽……”
如果三人同行,其中两个人突然聊得很开心,我就会觉得第三个人被冷落了,很尴尬,所以会极力避开这种场面
同感,多数自己充当了第三个人,自卑消极油然而生,提升自己吧!
如果三人同行,其中两个人突然聊得很开心,我就会觉得第三个人被冷落了,很尴尬,所以会极力避开这种场面
成人可以忽略复杂和忍受混乱,甚至积极地改变自己,去发掘不利中的有利,比如忽略对方的情绪化但学习对方健谈的品质,或是尝试创造契机,营造所有人都和谐、亲密的氛围。这样一来,讨厌的事情不仅消耗不了你,你还能从中得到成长和滋养,或者说你根本就不会对这些事情感到厌烦——这才是高级的逍遥自在。
而那些在学习上十拿九稳的佼佼者,虽然看起来各有侧重,但都脱离不了题海训练和总结思考。只依靠其中一条腿赶路,肯定走不稳,甚至还会摔跤。
理论结合实践,在孩子身上,题海训练和总结思考,缺一不可,跳出二元对立
而那些在学习上十拿九稳的佼佼者,虽然看起来各有侧重,但都脱离不了题海训练和总结思考。只依靠其中一条腿赶路,肯定走不稳,甚至还会摔跤。
情绪:感性与理性,有些时候考虑周全未必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感性会让自己出于本能,当机立断
二元对立虽然让我们十分纠结,但它依然是这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工具。很多时候,二元对立思想依然很有用。
一旦接受了别人的观点和想法,或是强迫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会不会丧失自我呢?自己要是和每个人都合得来,那岂不是很没有个性?
好的生活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通过花椰菜的知识,我们知道影响人健康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危害,而在于危害程度如何,换句话说:太大的压力和没有压力都不是好事,适度的压力才是。

图3-2 舒适区边缘
能力圈法则告诉我们:一个人成长进步最快的区域在自己能力舒适区的边缘,太困难或太舒适的区域都容易让我们止步不前。
如果我们把能力圈替换为压力圈,这个规律同样成立:太大的压力或没有压力都会使我们生活不幸,适度的压力则能让我们的人生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
无压的世界不值得留恋
还是要活在自己的舒适区边缘,无论贫穷还是富有
无压的世界不值得留恋
一个基本定律:一切事物都会自然“熵增”。
《刻意练习》的研究者指出,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要想持续,就不能停止训练,一旦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辛辛苦苦的训练培养的绘画、演奏、写作等技能一旦荒废,就会退化。因为大脑中相关脑区的神经不再受到刺激,神经关联就会减弱,原先建立的连接也可能慢慢断开。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长期逗留的舒适区,贪恋舒适区必然会走向退化。当我们长时间觉得生活没有压力和挑战时,危险可能已经潜伏在身边了。
逼迫自己从低谷开始努力,但巨大的压力会迫使我们想要更多、想要快速见效,于是我们又陷入了巨大的困难区。
恶性循环,此刻上一本《认知觉醒》真要反复阅读
逼迫自己从低谷开始努力,但巨大的压力会迫使我们想要更多、想要快速见效,于是我们又陷入了巨大的困难区。
一劳永逸的心态导致大起大落或一蹶不振
我的一个减压秘诀就是尽量不要同时设定很多目标,主动降低期待,不急于看到成果。
其实还是要把握好舒适区边缘的度
我的一个减压秘诀就是尽量不要同时设定很多目标,主动降低期待,不急于看到成果。
图3-6 刻意保持适度难受享受的是间歇性成就
这是一个控制的艺术——把压力控制在舒适区边缘,让自己处于有点压力,又刚好能承受的状态
他们在《最优学习的85%规则》这篇论文中计算得出:生活和学习的最优值是15.87%。即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其“甜蜜点”是每次加入15.87%的难度和意外。
或者说,好的状态(熟悉的部分)约占85%,困难的状态(有挑战的部分)约占15%。
当然,这只是个参考数值,如果不追求精确,我们可以借用“二八法则”,即每次做到当前最佳水平,再加一到两成的吃力程度,比如跑步跑到有些气喘,阅读读到有些烧脑,写作写到有些力竭。
生活工作给自己加点戏
当然,这只是个参考数值,如果不追求精确,我们可以借用“二八法则”,即每次做到当前最佳水平,再加一到两成的吃力程度,比如跑步跑到有些气喘,阅读读到有些烧脑,写作写到有些力竭。
第四章 策略——方法和路径
我还经常劝人不要在新年的时候做计划,因为真正的目标和动力来自我们对一件事情清晰而长远的认知,而非某个特殊的时间点。
如果你真想让自己有所不同,不妨用这些时间来做另一件事——运用认知的力量驱动自己。这比毅力驱动要好,而且很可能让你达成目标,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认知驱动>毅力驱动。
动用理智脑的力量,在智力层面,搞清楚目标的原理机制,寻找到方法,彻底看清这个目标带来的好处,觉得不去实现这个目标是一种损失。
动用情绪脑的力量,在情绪层面,寻找目标的长远意义,做好心里建设。
最后在重复中,保持在舒适区边缘,每天进步一点点,用价值意识、产品意识去输出,换取正反馈,让自己保持当下愉悦。
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如果你真想让自己有所不同,不妨用这些时间来做另一件事——运用认知的力量驱动自己。这比毅力驱动要好,而且很可能让你达成目标,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想当初我也是一个做啥啥不成的人,但开始写作后,我竟一口气坚持做了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跑步这5件事。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通过写作我彻彻底底地学习了相关理论,清楚了背后的机制,比如,从《4点起床》这本书中我知道了REM睡眠理论和关于睡眠节点的知识,于是早起逐渐成了我的默认选择;从《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冥想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于是冥想也慢慢成了我的必修课;从《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运动最大的好处不是健身而是健脑,自然我也不愿意错过这个“人生正相关”的起点……事实上,真正开启我主动成长机制的契机是我从《暗时间》这本书中得知了人类大脑原来是由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构成的。这个三重大脑理论,让我一下子看到了人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几乎所有的困惑,诸如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无法专注、沉迷娱乐、低效学习等,这些问题都能从中得到解释。
《有效学习》的作者乌尔里希·伯泽尔在谈到如何学习时曾说:“我们都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感和意义的事情,因为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也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而获得独特的价值感和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去描述目标与自己的关联,换句话说就是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到这件事情的长远意义。”
如果我们只看到目标本身,就会为做而做,动力不会长久;如果我们看到目标之外的更多意义,动力会完全不同。
写作的意义是让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认知世界,并借此唤醒更多希望改变的人。如果有很多人能够从我的文字里受益并改变,我便愿意写上一辈子。所以我也相信:乔布斯的真正目标不是生产苹果手机,而是为了改变世界。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的:“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的——先在脑中构思,然后付诸实践
你想通过这个目标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和贡献。如果你愿多花时间去思考这些事情,你就能调动自己的潜意识力量帮助自己行动
没错,在时间的力量下,机制会变得疲软,意义也会变得模糊,日复一日的重复会使我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例行公事”的境地。你肯定觉得第158天早起不如刚开始那样有趣了;你肯定觉得第275天跑步更像一种坚持,而不是一种享受;你心里或许早就没有当初的那种动力了,坚持只是不愿让自己内疚,不愿被人视作言行不一的人。
怎么说21天养成一种习惯,但是一个人的新鲜感是有现的,也许是一个小时,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当新鲜感褪去,我们才开始感受到坚持的力量
没错,在时间的力量下,机制会变得疲软,意义也会变得模糊,日复一日的重复会使我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例行公事”的境地。你肯定觉得第158天早起不如刚开始那样有趣了;你肯定觉得第275天跑步更像一种坚持,而不是一种享受;你心里或许早就没有当初的那种动力了,坚持只是不愿让自己内疚,不愿被人视作言行不一的人。
每早起一次,就又可以让自己享受一次宁静的世界;每阅读一次,就又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密度增加一点;每锻炼一次,就又可以使身体里的各种激素水平达到平衡,充满活力……
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就是让自己长期乐观;而短期内,我们需要在舒适区边缘持续拓展,这必然会令人悲观痛苦;但只要学会转换视角、换取反馈,我们就能时刻感受好处,让自己保持当下愉悦——这正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最好的人生模式。
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寻找意义,注入长久动力;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想到了王国维说成就大事的三个境界,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期主义,立志高远,坚定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努力行动,尽心尽力);“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阶段性成果,享受当下。)👍
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寻找意义,注入长久动力;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那就是写下来。比如以下场景。
“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怎么办?”我:“写下来!”
“经常分心走神不专注怎么办?”我:“写下来!”
“行动力不强总是拖延怎么办?”我:“写下来!”
“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怎么办?”我:“写下来!”
“想问题很肤浅没深度怎么办?”我:“写下来!”
“写下来”是情绪的调节器
那么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写下来”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我想莫过于它能化解自己的糟糕情绪了。
因为当情绪产生时,理性便会退居第二位
书写自己当前面临的负面事件,就可以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使处理情绪思维的优先级暂居其后,同时,书写这一行为可以激活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和书写区,使我们对当前遇到的负面事件有一个更为具体和清晰的认识,所以书写可以让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的缓冲,使人慢慢地恢复理智或理性。
我在平时的每日反思中
我在平时的每日反思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因为无论当天遇到什么难过的事,我都会把它们写下来复盘,所以即使没人帮助,我也能疏导情绪,而且往往还能从负面事件中产生积极的视角和看法。
《开放心胸》的作者杰米·彭尼贝克通过幸福实验也发现,运用书写来表达自己情绪的人更加健康。因此,他同样建议:一旦你的生活出现了问题,就拿出笔和纸把事件的经过、自己的感受、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五一十地写下来。过程中不用修改,不用检查,更不用管语法或句式对不对,只要放手去写就好了。
同时他还强调,写下之后一定要回答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二是我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因为无论当天遇到什么难过的事,我都会把它们写下来复盘,所以即使没人帮助,我也能疏导情绪,而且往往还能从负面事件中产生积极的视角和看法。
运用书写来表达自己情绪的人更加健康
相比找他人吐槽,自己写下来的效果更好。尽量不要找亲朋好友吐槽,他们也需要正能量。👍
运用书写来表达自己情绪的人更加健康
因此,他同样建议:一旦你的生活出现了问题,就拿出笔和纸把事件的经过、自己的感受、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五一十地写下来。过程中不用修改,不用检查,更不用管语法或句式对不对,只要放手去写就好了
写下之后一定要回答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二是我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书写的意义不只是宣泄怒气,更在于找出意义,所以表达即消融,表达即清醒。无论你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想更好地解决问题,那就拿出笔纸或键盘来疗愈自己吧。
“写下来”是专注的聚焦器
其实就算没有极端情绪的影响,我们也未必总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做重要的事。随便回顾一下生活中的片段就会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杂念丛生,心中翻腾着各种欲望、担忧、顾虑或焦虑。
嗯嗯
其实就算没有极端情绪的影响,我们也未必总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做重要的事。随便回顾一下生活中的片段就会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杂念丛生,心中翻腾着各种欲望、担忧、顾虑或焦虑。
写下来。无论在什么场景中,如果你无法静下心来做事,那就坐下来写下你心中的念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连续写上5分钟,你就能集中注意力了。
深有感触,之前读书,读不下去,边读边走私,无法静下来心来,集中精力,现在边读边划线边写感悟,认知,效果很好,将章节,句段用自己的理解去会晤,自然而然就在集中精力了,也做到了加深印象
写下来。无论在什么场景中,如果你无法静下心来做事,那就坐下来写下你心中的念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连续写上5分钟,你就能集中注意力了。
一是在现实世界中完成它,让事情闭合;
二是在虚拟世界中审视它,让进程结束。
显然,很多念头是无法在现实世界中立即完成的,所以“写下来”就成了在虚拟世界中打消它们的不二之选,因为它可以帮我们开启元认知,审视这些念头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性。
只要把可信的理由“说”给它们听,它们就能接收信息,认识到自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而主动释放进程,退出工作记忆
因为真正的行动力不是意志力,而是清晰力[插图]。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清空了工作记忆,如果不清楚下一步具体应该做什么,同样会行动模糊。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觉得做这个也行、做那个也行,最后往往会在强大天性的支配下选择做那些最简单、舒适的活动——娱乐。
从前以为行动力就是靠坚持、靠意志力,如果放弃就是意志力不足,所以在个人意识中就有了坚持一件事就是一个痛苦蜕变过程的印象。其实不然,找到一个信念,驯服情绪脑和本能脑在去驱动我们去做事,就会有更长久的动力,情绪也不会感知到痛苦。👍
因为真正的行动力不是意志力,而是清晰力。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清空了工作记忆,如果不清楚下一步具体应该做什么,同样会行动模糊。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觉得做这个也行、做那个也行,最后往往会在强大天性的支配下选择做那些最简单、舒适的活动——娱乐。
写下来做计划的好处不仅是为了下一步的行动,也为了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真正的行动力不是意志力,而是清晰力。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清空了工作记忆,如果不清楚下一步具体应该做什么,同样会行动模糊。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觉得做这个也行、做那个也行,最后往往会在强大天性的支配下选择做那些最简单、舒适的活动——娱乐。
人一旦许下承诺,潜意识就会倾向于保持前后一致,所以这种写下来的习惯会让行动力大大提升。
对于成长来讲,消除情绪、保持专注、提升行动力其实都是细枝末节,真正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我们找到那件茶不思、饭不想都愿意去做的事,我们的生活就会自带平和、专注、高效的属性。然而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容易,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始终活在无目标的状态中。
因为写下来要求你把那些模模糊糊的想法变成非常清晰的文字,这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就是“想与写”之间的距离。如果你能清晰地写下来,往后的人生或许会变得些许不同。
我觉得写作对我而言最大的帮助,其实就是让我把许多模糊的事情变得更清晰(o^-')o✎
如果你能清晰地写下来,往后的人生或许会变得些许不同。
做这件事最大的困难是,你不确定写下来的是不是自己真正的目标,或者根本写不出来,停在那里不知如何继续。
一定要先假设一个最接近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只要它是目前最接近的,那它就可以帮助我们先行动起来,然后带领我们走向下一个更接近的目标,直至真正的目标出现
实际上多数人的人生目标都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在持续的实践试错中慢慢浮现的。
“写下来”是思考的挖掘机
写下来的力量是强大的,时常这样练习,你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如果你还能把每次新学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出来,那你就可能在深度学习的路上领先他人。
写下来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反复修改,直到能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达最多、最准确的含义。
阻碍我们进步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最主要的,通常是我们所做之事有很多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点毋庸置疑。如果摆在我们面前的都是清晰确定的路径和明确可期的结果,想必每个人都能大踏步地向前迈进,而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形少之又少。
起初脑子里非常模糊,难以下笔。但即使如此,我也会假设那个极其简单甚至没有逻辑的想法是对的,然后“逼迫”自己写下能描述它的句子。这些句子可能是一些文法不通的话,也可能只是几个关键词的组合,但没关系,对我来说,只要写下来就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进行“假设”,一点一点地修改、丰富、完善,最终它总能呈现全新的面貌。如果我担心自己写不好,不敢假设性地写出第一句话,恐怕写作路上早就没有我了。
是的,关键词,关键句,通通写下来,记下来再说,最后组合,东拼西凑,打磨再打磨,直到成型输出
起初脑子里非常模糊,难以下笔。但即使如此,我也会假设那个极其简单甚至没有逻辑的想法是对的,然后“逼迫”自己写下能描述它的句子。这些句子可能是一些文法不通的话,也可能只是几个关键词的组合,但没关系,对我来说,只要写下来就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进行“假设”,一点一点地修改、丰富、完善,最终它总能呈现全新的面貌。如果我担心自己写不好,不敢假设性地写出第一句话,恐怕写作路上早就没有我了。
我也经常用这个方法辅导女儿学习。比如,她写作业遇到阅读理解或作文时就会习惯性地卡在原地并向我求援,但我不会直接帮她,而是让她先说一个自己认为的答案,或者口述一下作文的大致想法。此时,她总是畏惧地摇摇头说:“我真的想不出来。”我再鼓励她:“没关系,你再想想,哪怕能说出一个词也行,不管怎样,你得先有一个自己的答案。”然后她慢慢地开始动脑,说出一两个词或一个粗糙的小故事,我再继续鼓励她想出更多的词。渐渐地,她开始找到思路,最终凭借极少的外界帮助自己完成了作业。
困难之时正是进步之机。如果此时有人敢直视模糊、敢于对不确定性做出脑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假设”,那他就能更大概率地突出重围,获取更多人生优势。
我也经常用这个方法辅导女儿学习。比如,她写作业遇到阅读理解或作文时就会习惯性地卡在原地并向我求援,但我不会直接帮她,而是让她先说一个自己认为的答案,或者口述一下作文的大致想法。此时,她总是畏惧地摇摇头说:“我真的想不出来。”我再鼓励她:“没关系,你再想想,哪怕能说出一个词也行,不管怎样,你得先有一个自己的答案。”然后她慢慢地开始动脑,说出一两个词或一个粗糙的小故事,我再继续鼓励她想出更多的词。渐渐地,她开始找到思路,最终凭借极少的外界帮助自己完成了作业。
请读者就自己的问题先提出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解决方案。
·反思的时候想不清问题的原因,那就本着极度坦诚的态度,先假设一个自己认为最可能的原因;
·规划日程的时候如果有很多随机干扰,那就以最大可能为标准,先假设一个具体的计划;
·找不到人生目标的时候,不妨将所有选项列出来,并将那个目前认为最可能实现的选项假设为目标。
假设可以消除模糊,让你的思考更深入;假设可以消除阻碍,让你的行动前进一步。经常进行假设练习,可以提升你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你掌控生活,甚至是创造幸福人生的能力。
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如果你觉得别人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而自己暂时无法反驳,碰巧自己又非常想做这件事,那就相信他们说的是对的,然后笃定地行动。在实践途中,你自然也要保持思考,用行动反复验证他们的理论,不适则改,适则用,直到自己真正做到为止。
如果你的生活因某句话或某个观点发生了真实的改变,那这本书对你来说就已经非常值了。
:只要书中有一个点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真实的改变,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是超值的。于是阅读这件事立即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我也能把注意力从阅读量转到改变量上,这样的转变反而加速了我的成长进步。
:只要书中有一个点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真实的改变,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是超值的。于是阅读这件事立即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我也能把注意力从阅读量转到改变量上,这样的转变反而加速了我的成长进步。
:只要书中有一个点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真实的改变,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是超值的。于是阅读这件事立即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我也能把注意力从阅读量转到改变量上,这样的转变反而加速了我的成长进步。
结果一天天下来,发现自己总是完不成任务。一盘点,十件事可能只能完成两三件,因为很多任务的用时都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期。这必然会让人沮丧,甚至让人破罐子破摔,直接放弃计划去娱乐了。但即便如此,下次做每日规划的时候,他们可能依然不吸取教训,依然坚持之前的模式,结果再次事与愿违。
事实上,只要我们多看几眼现实结果就知道自己每天能做多少事情。此时我们应该主动接纳现实,降低心理预期,只做两三件最重要的事,并给生活留出足够的闲余。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从容、高效、平衡和愉悦。
现实似乎总在提醒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告诉我们能学的东西其实很少,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当现实一次又一次给我们相同的反馈时,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关注这个事实。
此时我们应该主动接纳现实,降低心理预期,只做两三件最重要的事,并给生活留出足够的闲余。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从容、高效、平衡和愉悦。
现实似乎总在提醒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告诉我们能学的东西其实很少,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当现实一次又一次给我们相同的反馈时,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关注这个事实。因为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我们人类急于求成的天性在作祟,所以一个清醒的人应该对现实结果保持坦诚,接纳每次进步微小的现实,接纳行动初期笨拙的现实。只有开始接纳现实,真正的进步才会到来。
如果一个人对现实结果坦诚,他就能轻易做出决定——不买。因为现实结果已经告诉他很多次了,买了课也没时间全部学完,学了也无法将其全部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买的课学不完反而会让自己变得更焦虑。
学会将观点与情绪分离。
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翻一翻、读一读,或许书中有那么一两句话触动了你、改变了你,那也是很有价值的。就算没有什么收获,自己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损失,至少你知道了不应该把文章写成这样,同时你增加了识书选书的经验。学会将他人观点与主观情绪分离,那么你眼中就不会有所谓的“烂书”或“烂人”,就能从万事万物中学习。
二是明确培养习惯和技能不能马上看到真正的结果。
在你前行的路上,请一定记住这句话: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
降低期待:命运一定钟爱那些愿意慢慢变好的人
二是没有期待之心。由于孩子是懵懂的,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与恐惧,所以他们既不在意前进的挫折与失败,也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更不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必须掌握。他们只关注自己当下的点滴进步和喜悦,在时间的加持下,最终掌握了诸如走路、说话这样的全新技能。
只要我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降低期待,允许自己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允许自己在开始的时候进步缓慢,甚至反复失败,允许自己花更长的时间去练习,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情。
主动降低期待,是长久幸福的秘诀
万物的方法论
主动降低期待,是长久幸福的秘诀
归根结底都是在以自己过高的心理预期去衡量对方、要求对方,忽视了对方的能力和感受。
特别是在婚姻生活中,一方的期待越高,其幸福感就越低,因为他(她)总觉得对方应该对自己怎样怎样,如果对方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自己就会不开心。
叔本华也说过:“人生的幸福不是寻求快乐,而是没有痛苦。”即使我们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成功,也应该时刻保持觉察,时常对不断上调的心理期待进行清零。因为世间获取幸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主动降低心理期待。
因为任何观点都有适用范围,都需要满足前提条件才能成立。而“主动降低期待”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本就是希望变好的人。
深度练习:跨越从普通到卓越的分水岭
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获取人生幸福,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练就一项技能,让自己在某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比绝大多数人都擅长、出色,在成就感的加持下,你做这件事时一定会更加从容和幸福。
然而在获取人生优势的道路上,多少人的心境是求而不得呀!无论自己内心多么希望变好,无论怎么用功努力,有时就是无法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那感觉就像面前横了一道无形的分水岭,难以跨越。
如果你有这种体验和感觉,那很正常,因为普通与卓越之间确实存在一道无形的分水岭,只是大多数人看得并不清楚。
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获取人生幸福,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练就一项技能,让自己在某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比绝大多数人都擅长、出色,在成就感的加持下,你做这件事时一定会更加从容和幸福。
“既然每天学习是为了进步,那如何知道自己每天进步了多少呢?”他发现自己根本回答不出来,但也意识到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连一天中有哪些进步都不清楚,那说明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都是在糊里糊涂地学习。”此时他恍然大悟,确定这就是自己没有明显进步的根本原因,于是当即决定建立一个“进步本”,把每一个学习收获都记下来。
复盘,思考,我目前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指导自己更好地做事,我可以经常合上书问自己:书里的那几个点让我提升了认知,哪几个点可以指导我如何做什么事✅
“既然每天学习是为了进步,那如何知道自己每天进步了多少呢?”他发现自己根本回答不出来,但也意识到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连一天中有哪些进步都不清楚,那说明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都是在糊里糊涂地学习。”此时他恍然大悟,确定这就是自己没有明显进步的根本原因,于是当即决定建立一个“进步本”,把每一个学习收获都记下来。
从那天开始,他把每天新学到的各种知识、不会做的题、搞明白了的错题,还有关于学习的一切总结、思考都记录在进步本上。这样,只要一看本子,就知道当天有多少具体的进步,一目了然。
只有记在脑子里,不忘记,才是真正的进步。
遵循这样的原则,他每天抽出专门的时间,把本子上面的题拿出来重新做、反复做,不懂就问同学、看参考书,直到把所有学到的知识完全无误地记住、理解了每一个步骤的细节,并达到了任何时候都能快速做出且不出错的程度。
进步本的完整操作是快速进步的有效方法。如果犯过的错误下次还犯,做过的题目下次还错,那说明这根本不是学习,或者是效率极低的学习。相反,保证出过错的题不再出错,搞明白之后不会忘记,才是学习的底线。
但张同完的方法是:只看一部剧,但这一部剧要看100遍!
他还提供了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关掉所有字幕观看第一遍;
第二步,打开母语字幕观看第二遍,确认之前没有听懂的部分;
第三步,换成英文字幕,把刚才没听懂的片段抄下来;
第四步,反复练习听不清楚的片段,听完马上跟读;
第五步,关掉所有字幕,观看剩下的97遍。
这其中,关键要领是弄清楚每一句台词的意思,听完马上跟读,对不熟练的片段反复练习,使语气、语速、语调尽可能与剧中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剧中的情景对话强化为“大脑的肌肉记忆”,直到在类似的场景下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说出极为准确和地道的外语。
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比如曾国藩在家读书时,他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因此他也在家书中留下了“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的忠告。事实上,曾国藩年轻时资质非常普通,进步也非常慢,但凭借步步扎实的积累,得以做出一番成就。
这点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读书不是为了一味追求数量轻质量,那样什么都记不住,对我而言,读书的深度比广度更重要,边看边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慢慢塑造更好的自己。
比如曾国藩在家读书时,他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因此他也在家书中留下了“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的忠告。事实上,曾国藩年轻时资质非常普通,进步也非常慢,但凭借步步扎实的积累,得以做出一番成就。
使用‘进步本’之前,我学得虽快,但忘得也快,相当于用沙子建房子;在使用‘进步本’之后,我惊恐地发现自己真正掌握的没有多少,发现之前的学习基本没有让自己产生实质性的进步……
因为前面的学习有很多漏洞和盲区,所以后面所有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知识就会摇摇欲坠。之前的漏洞和盲区若是得不到彻底的解决,之后会一直受此影响,那么学习上的新问题和新漏洞就会越来
[插图]
将学习范围划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然后反复咀嚼、反复琢磨,直到融会贯通,再开启下一个章节
这些学习规律使他们能始终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而非在舒适区内低效重复。
对知识运用的频率、速度及熟练度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
核聚老师”也提到过这样一个学习铁律:凡是遇到卡壳、学不下去的情况,只有一个原因——你对此前学过的东西不熟练,没有达到掌握的程度。
速度,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有时候它比理解更重要,甚至是后期竞争中唯一重要的因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学会之后的练习,并且要明确练习的标准,因为真正的对手不怕你会一万招,就怕你把一招练一万次。
能用一分钟做完的事,绝不花两分钟;
·一旦投入学习,就直奔目标,快速进入状态;
·用学校考试的标准来写家庭作业;
·刻意提高阅读速度,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这些快速的习惯会把他们带入极度专注的状态,让他们在学习时能聚集穿透问题的能量,所以他们不仅学得更好,还能留出很多时间让自己检查、复习、拓展,甚至放松娱乐,以此保持优势的正循环。而普通人习惯在学习途中慢慢悠悠、磨磨蹭蹭,半天进不了状态,即使开始学习了,也极容易分心走神。这都是因为他们缺乏“快速”这个意识和技巧。
我们在心态上要“慢”,允许自己学得少、学得慢;在动作上要“快”,要求自己熟练、迅速。
·获取高质量的知识——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深度缝接新知识——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
·输出成果去教授——让自己的实际生活发生改变。
·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速度,也是一种能力。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至理名言:“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就是痛苦和无聊。当我们成功远离其中一个死敌的时候,也就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了另一个死敌,反之亦然。所以,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或强或弱地摇摆。”
所谓B计划,就是我们在主业之外还有另一个人生目标或追求,它可以让我们填充闲暇、排解无聊,甚至创造成就。由于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告别生存压力、远离“痛苦”的福利,那我们就有可能在B计划的加持下同时远离幸福的两个死敌。
B计划,要领就是:这个B计划最好要跨界,而且跨得越远越好。
要跨界,而且跨得越远越好
按常理,人们普遍会选择自己擅长和熟悉的领域来开展B计划,毕竟相对熟悉的领域不仅容易上手,胜算也更大。但事实上,跨界,特别是遥远的跨界能带来更多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换脑”休息。试想,当你忙完了一天的主业,如果还继续做和主业相关的事,身体和精神往往是疲惫、抗拒的。因为大脑的相关区域已经持续工作了很久,它们需要休息调整才能恢复能量。此时,如果你能通过B计划投入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那大脑就会启用完全不同的脑区进行工作,原来疲劳的脑区则会解除任务进入休息状态。
如果有另一项差异极大的能力与自己的主业进行两个维度的复合,情况就不同了。
比如公众号“混知”的作者就把历史知识和漫画技法两个维度的技能复合在一起,由此创造出了独具风格的历史漫画主题,还出版了一系列历史漫画畅销书。
在某个技能(或者说“某个维度”)上死磕,确实是一个策略,但更好的策略是“多维度打造竞争力”。因为在单个维度上,比的是长度;在两个维度上,比的是面积;在三个维度上,比的是体积。所以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维度多了,竞争力自然就强了。
如果你也想与众不同,那么请一定要思考与实践“维度”和“跨界”这两个概念。一旦实践成功,这两个概念就会让你在生活中“轻松”和“胜出”。
独自潜行,走得更快也更远
独自潜行可以让我们保持圈外人的独特视角,防止自己的思想或风格被主流同化。这一点对于创意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创新或创造的本质是想法的连接,而越遥远的连接,往往越有意思。如果我们太关注圈内的热点、熟悉圈内的套路,往往创造不出更新的东西,但当我们不与圈子有太过密切的交流时,反而能保留一些独特性,而独特性才是我们胜出的关键所在。研究证明,有时候做个不怎么跟人交流的孤独者也能提高创造力,因为没有互相模仿,多样性反而更强。
对于我们来说,在B圈内游荡只是在“玩”而已,这样反而使我们能放下功利心去做这件事。我们也不需要过分遵守B圈内的标准和规范,甚至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试着设定自己的标准。
秘密前行,阻力更小也更幸福
那就是B计划最好是一个秘密的项目,至少在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
你应该有个秘密项目,这种感觉很好。平时该上班上班,自己私下干一件大事。这个项目不是普通的业余爱好,你非常严肃认真,每天都取得进展,达到很高的水平。白天的你有一个身份,晚上的你还有另一个身份。没人真正了解你,只有你自己知
不过在如今这个世界,我倒是更愿意将其演化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对抗无聊。
不信的话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和身边的人,有多少时候我们能够真正忍受无聊呢?如果手机不在身边,很多人怕是连一分钟的独处都无法忍受吧!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总会忍不住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无论是外部的娱乐刺激,还是内部的学习创造,其实都是我们对抗无聊的方式,只不过前者是在满足人的娱乐需求,而后者可以让人变得与众不同。
当然,也有人会说“我现在还在为了生存奔波挣扎,哪有时间考虑B计划……”或者“我现在是业务骨干,工作很忙,根本没有必要去考虑什么人生B计划”。其实,越是处于这种状态越应该考虑。从一生的跨度看,终有一天你会停止奔波,放下工作,面对晚年的大量闲暇。
人活着就是为了对抗无聊。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培养一个甚至多个全新的技能,去创造一个或多个外界无法剥夺的价值和优势。
第五章 战略——环境与多维
第一节
环境:真相扎心了,“偷懒”比努力更重要
这正是环境赋予一个人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人产生变好的念头并愿意去努力,还能让这份努力的效果得到放大。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的力量其实远超个人努力,只是很多人会天然地无视或忽略这一点,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就自己,毕竟努力是看得见的,而环境因素却会因为自己身在其中而很难觉察。所
不是忽视忽略环境,而是大部分人怨天尤人,自己没有那么好的环境加持,将驱动自己学习进步的认知完全强加给外部环境因素,第一步就放弃了…
这正是环境赋予一个人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人产生变好的念头并愿意去努力,还能让这份努力的效果得到放大。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的力量其实远超个人努力,只是很多人会天然地无视或忽略这一点,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就自己,毕竟努力是看得见的,而环境因素却会因为自己身在其中而很难觉察。所
我们也要鼓足勇气去面对它。我们唯有正视它、看清它,才能有意识地躲避限制,并反过来借势前行。当我们学会借力环境时,自己的努力才会更有成效,而这一切还得从察觉环境这道无形的屏障开始。
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我们每天要见哪些人、做哪些事,这些人和事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与言行,因为人类大脑中有镜像神经元,它会让我们无意识地模仿身边的人和事,所以若是周围的人经常做某些事情,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学着做。
另外,比起环境的影响,直接告诫自己要努力其实很单薄。因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我们的各个感官同时接收多维度信息——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尝到的……这些信息量非常之大,只能交由强大的潜意识来处理,而潜意识会首先调动本能冲动和情绪欲望。
事后他说:“学习兴趣常常并不是被某项技能自动引发的,而是因为见识到真人在实操那项技能,所以才被深度激发,产生兴趣。”
我们也不能忽视贴身环境的设置。比如有序、简洁的环境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随处可见的玩具和杂物则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房间里出现的摆设、书桌上放置的物品,甚至墙上的海报(明星还是科学家)都会对我们的潜意识产生无形的暗示。
坚持极简生活理念
我们也不能忽视贴身环境的设置。比如有序、简洁的环境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随处可见的玩具和杂物则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房间里出现的摆设、书桌上放置的物品,甚至墙上的海报(明星还是科学家)都会对我们的潜意识产生无形的暗示。
如果你是一位创意工作者,最好关注一下自己办公空间的大小。在狭小的空间里,我们的思维也容易受限,在空旷的环境中,也更容易天马行空。当你没有灵感或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妨去空旷的地方走一走、活动活动,或许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
深有体会,一个部署方案折腾一天,没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思想已经固话了,牛角尖已经钻进去了,下午自己出去公园跑了个步,办法油然而生,回去后也搞定了!
如果你是一位创意工作者,最好关注一下自己办公空间的大小。在狭小的空间里,我们的思维也容易受限,在空旷的环境中,也更容易天马行空。当你没有灵感或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妨去空旷的地方走一走、活动活动,或许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身体不仅更健康,也会让我们在思考力、专注力和自控力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同意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身体不仅更健康,也会让我们在思考力、专注力和自控力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很难快速摆脱现状。但是“不能快速摆脱”不代表“不能摆脱”,只要我们有改变之心,保持足够的耐心,采取有效的策略,就能立足长远,重塑决策,并在小范围内主动改变,慢慢移向有利位置。仅仅意识到这一点,就足以使我们对未来产生信心和希望,即使当前身处逆境。
比如很多家长会在孩子读高中时就带他们去理想大学参观,让孩子置身于那个真实的、优秀的环境之中,这是极为明智的。这会调动孩子的多维度感官,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动力,而这种真实环境的激励远比父母每天苦口婆心的劝说要好得多。
我们可以像整理生活环境一样整理自己的信息环境,取关无用的订阅、卸载多余的软件,保证信息环境纯净、高质量;可以养成“先静音或关闭手机,待完成重要任务后再定时查看信息”的习惯,以降低即时信息的干扰;可以精心布置生活空间,去空旷的环境活动、锻炼身体,优化语言表达等。
这些做法即使我不说,想必你也能从上文推导出来,但如果想灵活应对更多场景,则需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觉察力和想象力。
想在小环境中占据主动权,首先考验的是觉察力。有了觉察,我们就会留意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任何信息,关注自己要去哪里、会见到什么人、看到什么事、听到什么话、产生什么想法和念头……这些所见所闻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个选择,而下一个选择又会塑造下一个环境。这种连续的“选择接力”组成了每个人的人生,所以从一定程度而言,自我觉察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坚毅》一书中提到一个非常善于觉察的汽车销售员。他说,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看到人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在餐厅或者饮水机旁,他就本能地不往那些地方去。
想在小环境中占据主动权,首先考验的是觉察力
这确实是个聪明的原则:如果不希望受某些环境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让自己置身其中。换句话说,想办法远离不良环境,就相当于待在了更好的环境中。
那些看起来有强大自控能力的人并非真的比常人更自律,而是因为他们会尽量避免置身于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这才是他们保持自律的真正“秘诀”。
我们当前的想法会创造下一个环境,而下一个环境又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想法,环境与想法相互促进,相互塑造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想象力,开拓一个理想的虚拟环境,进一步摆脱现实力量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都在玩手机游戏或闲聊打发时间,可以想象自己当时并未在现场,而是在和另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此时你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这种方法可以被称作“跳出空间”。
如果你经常阅读,其实就建立起了一个虚拟环境,因为每本书都是一个“高人”,经常和他们交流,自己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如果你经常阅读,其实就建立起了一个虚拟环境,因为每本书都是一个“高人”,经常和他们交流,自己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连接一些厉害的人或加入一些优秀的社群,看看别人平时在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这也会无形地影响自己,使自己做出更有益的选择和改变。总之,只要我们一心向好,即使当前所处的环境不够理想,我们也能想到办法改变。
我相信,你肯定不会认为本节在单方面鼓吹努力无用或环境第一,毕竟环境和努力是成长的两条腿,少了哪一条都不行。在任何时候,努力这个品质都不可或缺,但借力环境让自己“偷懒”,其实是更具眼光的战略选择。这无关道德品质,而是智慧聪明的体现。
嗯嗯,同感,也是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说明融入进去了
如果你经常阅读,其实就建立起了一个虚拟环境,因为每本书都是一个“高人”,经常和他们交流,自己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我相信,你肯定不会认为本节在单方面鼓吹努力无用或环境第一,毕竟环境和努力是成长的两条腿,少了哪一条都不行。在任何时候,努力这个品质都不可或缺,但借力环境让自己“偷懒”,其实是更具眼光的战略选择。这无关道德品质,而是智慧聪明的体现。
等你哪一天成功变好了,若是还能反哺原来的环境,让更多愿意努力的人在自己的影响下“偷懒”并取得成就,那再好不过了。
第二节
多维:不读书的人,没什么好焦虑的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往往是因为对现实结果视而不见,只用最明显的观点来以偏概全。就拿读书这件事来说,“读书=学习或成功”这个公式显然不是事实,因为你只要稍微观察一下现实就能发现,很多人即使常年读书也未必活得如意,而很多不读书的人却能过得风生水起。
思维存在于我们的意识范围之内,而其他的感知维度则处于我们不易察觉的潜意识范围
事实上,那些我们感知不到的信息可能更重要。就拿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却依然成就很大的人来说,他们虽然很少通过阅读来进行思维活动,但是他们有机会经历很多大事,见到很多高人。
但看上去更像一个智力游戏。这种学习会让我们以为自己学了很多,但如果没有具体的实践、没有让其他感官维度都参与进来,这些知识和道理往往很难被真正运用
知识和智慧不是一回事,智慧是去实践。
知识中的很大一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这部分知识如果不去运用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好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类似于阅读或知道这样单一的思维层面,而是要通过实践让潜意识的各个感官参与其中。维度越丰富,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为学习的秘密之一就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
一个人活到一定岁数,必然能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真谛,因为纸上的知识是一维的,而躬行出来的认知则是多维的。所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读书,更重要的还是运用实践、经世致用啊!
以前做老师的时候,我发现即便是背单词,也能看出学生之间的差距。普通的学生只会在那里拿着单词书看着背,而那些会学习的学生则是眼睛看着、嘴里念着、拿笔写着背。同样的时间,一个维度的刺激和三个维度的刺激,怎么可能相同呢?
如果我们能跑到学生的大脑中去观察,就会发现:单纯背单词的大脑里可能只有一个脑区在工作,而边看边念边写的大脑中则至少有视觉、语言、控制手指运动的三个脑区同时工作。这种多区域、网络式的刺激自然比单个区域的刺激效果要好得多
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多读书
凡事从两面看。
尽管读书只是一个单维度的脑力活动,但还是有非常多的理由去做,原因如下。
一是与高人交流或在优秀的环境中生活,成本是很高的,除非天生运气好,否则一般人不一定能时常如愿。反过来看,读书的成本则相对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尝试。
二是万一你生活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该怎么办呢?毕竟“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我们又无法随意选择环境。这个时候,读书就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摆脱现实环境的限制,让自己对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权。
三是大多数人只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生活,时间长了感官也会逐渐适应,产生不了新的刺激。而读书则不同,我们今天可以读这本书,明天可以读那本书,不同的书可以让我们经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面对不同的人物和思想、见识丰富的环境与场景,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现实环境的不足。
四是读书虽然是单维度的思维活动,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这也是思维练习的优势所在。我们的知识丰富了、逻辑清晰了、视野开阔了,就可以为后续的实践和提升储备能量。
五是读书能提高对环境的感知度。有了知识、逻辑和见识,只要善于结合实际,我们就能比别人看到更多。在同样的环境下,不读书的人只能靠蛮力尝试,读书的人可以靠巧力智取。即使是出门旅行,不读书的人看到美景也只能说一句:“哇,真好看!”而读书的人则能应景地说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所以介入阅读更理想的时机,或许正是一个人既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又有一些人生困惑的时候,此时读书往往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知识和阅历能相互融合,意识和潜意识的所有维度也能有效结合,可塑性最强。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读不读书以及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最好?现实结果会是最好的评判师。
这时候读书,会有强烈的成就感。因为,书里会解释问题的成因,甚至提出解决方案,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惊喜和愉悦。
所以介入阅读更理想的时机,或许正是一个人既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又有一些人生困惑的时候,此时读书往往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知识和阅历能相互融合,意识和潜意识的所有维度也能有效结合,可塑性最强。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读不读书以及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最好?现实结果会是最好的评判师。
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因为在我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觉醒有三个依据。
一是“愿望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要变好到想要变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转而开始对“美好生活”有了强烈的向往。
二是“方法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怎么变好到知道怎么变好,其行动力从盲目的毅力支撑升级到科学的认知驱动。
三是“目标觉醒”,即一个人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做成一件或多件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所以“目标觉醒”就是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觉醒的最终依据,同时它也是个体成长的高级阶段,因为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一本好书,绝不能让人仅仅感到很有道理,而应该让人感到有道理的同时还愿意去行动、知道怎么行动,并最终使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做到并改变,就是本书的最终目标。
总之,你想养成习惯,那就让习惯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你想培养技能,那就让技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那只需做一件事:培养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很有用的技能——这是成长改变的必经之路,也是保证生命精彩的重要基石。因为理想的生活不会主动到来,只有当我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能力或价值时,它才会跟随而来,我们只有掌握过硬的技能才能变得有本事,去做别人做不了的有用之事,才会更有价值。
·它必须是有“价值”的——在3年、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都有用,为此,我们需要大量学习这个领域的新知;
·它应该是能“利他”的——能解决自己和他人的痛点或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极度的美,且受益的群体越大越好;
·它最好是可“复制”的——复制属性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获取大量的正反馈,同时拥有人生的无限可能;
·它往往是要“跨界”的——通过与其他技能进行复合,获取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如果你真的去写了,就会发现写清楚目标并不容易,而且还会遇到“有很多想法,但无法确定哪个是真正目标”的情形。此时我们就应该运用“假设”原则,基于当前所有的可用信息先确定一个最接近的目标。不管多艰难,我们都得先有一个目标,然后以此开始行动。
如果你真的去写了,就会发现写清楚目标并不容易,而且还会遇到“有很多想法,但无法确定哪个是真正目标”的情形。此时我们就应该运用“假设”原则,基于当前所有的可用信息先确定一个最接近的目标。不管多艰难,我们都得先有一个目标,然后以此开始行动。
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克制自己想同时做很多事的欲望和冲动,只选择最重要的一个目标,然后集中心力去做成,等做出名堂之后再去追求下一个。请相信,暂时放弃其他目标不会带来损失,相反,它会让你有真正的收获,因为充裕的时间和心智带宽是我们做成一件事的基本条件。
如果连基本的时间都不能保证,我们就会在多目标面前陷入精力不足、疲于奔命、一有干扰就会计划大乱的境地,然后焦虑地发现,虽然自己很努力,但就是学不深、学不精、学不出名堂,最终一事无成。
在寻找人生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多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做哪件最重要的事之后会让其他事情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必要?”
放下“多”这个执念,把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那件事上去。
这件事还真没人能帮你,只能靠你自己花时间去学习、去思考、去行动、去反思、去感受
培养的方法就是在做中想,在想中做,不断学习新知识,把所有的好处和理由都清晰化,然后在实践中体验、强化,最后固化为自己内在的驱动力。这些理由越清晰、越具体、越多维,我们的行动力就越内在、越强大、越持续,别人想扑都扑不灭。只有这样时不时地琢磨,我们的刚需才会慢慢建立
知行合一
培养的方法就是在做中想,在想中做,不断学习新知识,把所有的好处和理由都清晰化,然后在实践中体验、强化,最后固化为自己内在的驱动力。这些理由越清晰、越具体、越多维,我们的行动力就越内在、越强大、越持续,别人想扑都扑不灭。只有这样时不时地琢磨,我们的刚需才会慢慢建立
我想这也是选择写作这项技能的一大优势:它可以让我们在想做的事情上比其他人想得更清楚,进而显得更有毅力或动力。
他能在真正的痛苦还没到来之前就运用未来视角对当前的状态进行审视,从而让自己提前感受到痛苦,并以此驱动自己。
可惜的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缺乏这种自我觉察的元认知能力,所以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不够敏感。他们每天有吃有穿,也有事情做,但就是对自己的人生很迷茫;他们对眼下的生活不够满意,但似乎也能忍受;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向往,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总之,他们处于那种“不是特别痛苦,也不是特别喜悦”的中间状态,前无拉力、后无推力,心里想过更好的生活,但身体充满惰性,于是成天在“想变好”和“想偷懒”之间拉锯,无法主动做成一件事。
他能在真正的痛苦还没到来之前就运用未来视角对当前的状态进行审视,从而让自己提前感受到痛苦,并以此驱动自己。
我们借助痛苦起步,但目的是远离痛苦、奔向喜悦,比起被动的痛苦,人生更高级的驱动力是主动的喜悦。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运用诸如在舒适区边缘努力、产出作品获取反馈等策略让自己在成长途中走得尽量轻快,同时尽早做好准备,在痛苦这个驱动力消失之后主动切换到愉悦这个驱动力上。
此时,一个聪明的成长者一定会提前布局,借助已经拥有的无压环境,积极探索新的人生目标,从内心出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在喜悦的激励下继续创造新的价值和成就。否则,我们很可能慢慢回到喜悦和痛苦的中间地带,然后再次陷入迷茫,直到重新跌入低谷、出现新的痛苦后才开始改变,周而复始。
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的内心强大了,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价值。
试错
真正的人生目标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找到的,它通常需要我们经历一个试错的过程。可惜很多人由于缺乏试错意识,心里面总希望一步到位,不想走一点冤枉路,结果反而陷入困境:要么思维懒惰,抱着一个模糊的想法盲目坚持;要么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怕浪费时间,以致在起点反复蹉跎。
人们常用勤劳的蜜蜂来夸赞人,用无头苍蝇来贬损人,但在某些情景下,蜜蜂也有不足之处,苍蝇也有可取之处,只要取其所长,自然能更好地做成事情。
总之,不要一上来就做蜜蜂,也不要永远做苍蝇,我们要学会主动转换,而且一定不要吝啬试错的时间,因为试错本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期间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铺路石。只要你一心向上,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
一个人精通一项技能大约需要7年时间,而很多人一辈子通常只学一项技能,如果以7年为周期,我们这一生其实可以活很多辈子……
《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他在书中建立了“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概念并亲自实践,我也很喜欢这个说法,因为7这个数字很神奇,一周有7天、北斗有7星、人有7窍、地球有7大洲、肉眼可见的彩虹有7色等。还有一种不是很准确但基本可信的说法,即一个人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大约7年会更新一次,从这个角度看,7年后我们相当于又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于是我也决定实践“七年就是一辈子”理念,而在第一个7年中,我选择了写作这个目标。
七年的定义,七年一辈子,七年深入发掘一项技能,也很可观,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赶脚😃
《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他在书中建立了“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概念并亲自实践,我也很喜欢这个说法,因为7这个数字很神奇,一周有7天、北斗有7星、人有7窍、地球有7大洲、肉眼可见的彩虹有7色等。还有一种不是很准确但基本可信的说法,即一个人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大约7年会更新一次,从这个角度看,7年后我们相当于又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于是我也决定实践“七年就是一辈子”理念,而在第一个7年中,我选择了写作这个目标。
在那些反复尝试、反复失败的日子里,我的心理标尺都很短,凡事都急于求成,希望马上能看到效果,而一旦遭遇失败或看到别人做成了之后,我又会感到极度焦虑。这样的经历多了,自己开始慢慢失去信心,总感觉自己很没用。
感谢遇到这本书,感谢读到这一段话,好像正在说此刻的自己。我也正在经历一个起步的阶段,又是会因为没有突破而焦虑,今天的这段阅读又给了我新的认知,让我有沉浸下来的耐心。埋头种花,静待花开。
在那些反复尝试、反复失败的日子里,我的心理标尺都很短,凡事都急于求成,希望马上能看到效果,而一旦遭遇失败或看到别人做成了之后,我又会感到极度焦虑。这样的经历多了,自己开始慢慢失去信心,总感觉自己很没用。
我开始能静下心阅读每一本书,不再追求数量,也不再追求速度,而是把“改变”作为衡量自己学习成果的标准,结果反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开始尝试输出,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知识重新关联并解释出来,结果不经意间拥有了写作深度长文的能力
在7年的时间里只专注于一个领域或只做一件事,我们会变得非常从容。
虽然在这期间我同时培养了早起、冥想、阅读、跑步等习惯,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围绕写作这一目标的,所以彼此并不冲突。
养成习惯的平均天数是66天,最长254天。所以,我要想养成一个习惯,通常会按至少半年的期限来规划,也就是至少持续180天。不做到这个程度就不谈自己到底喜不喜欢、难度是否太大等,因为如果连基本的周期都维持不了,谈其他客观条件没有意义
只要我们把目光放长远,就会发现人生其实还有很多机会,即使错过了现在,还有“好几辈子”可以重来,根本无须慌张。
而花7年时间去做成一件事,比碌碌无为地继续过上几十年更明智
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有些人比我们更有天赋、机会更多,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创造了让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但你也不必羡慕,那注定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如果你已经确定自己无法成为那些极少数人,那就扎扎实实地走价值积累之路吧,这条路适合所有的普通人。
这无疑给我们开启了一扇未来的大门,因为只要我们现在去积累,也一定能用价值筑起自己的人生护城河,而时间是建造这条护城河的必备材料。
如何确保自己投入数年时间磨炼技能一定能变得更好或有持续的进步呢?方法是有的,而且很简单,它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核心是在舒适区边缘不断拓展自己
无论目标、周期还是方法,最终它们都指向了同一处——产出深度价值,即制定有产出的目标、保持耐心去积累价值、在舒适区边缘打磨价值,如此,我们方有机会参与价值交换。这就是从做成一件事到有一定影响力的实现路径。
只要价值足够大,他们就会需要我们,愿意为我们传播,这是一个互利的过程。就算对方不理睬、不接受、不回应也没关系,我们并不会损失什么。
五是如果我们自己的产出确实很有价值,那么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使更多人受益就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更多有需要的人负责。这种共赢信念必将让我们走到自传播的最高阶段,那时,你会发现似乎“整个世界”都在主动与自己连接。
如果你认可价值之路,也愿意走价值之路,那就时常审视自己所处的阶段吧,相信这个“进度条”会让你看到更清晰的努力框架。
至此,主动做成一件事的原理和方法全部梳理完毕。这些东西并不高深,也不完全是我的原创,我只是努力实践验证,并对它们做了一个逻辑自洽的关联。
结语 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我们已经脱离消费开始产出,但生产还算不上是创造,更多算是制造,人们只是按照特定的方法把事物从一个形态变成另外一个形态,然后从中获利。
虽然每天有吃有喝,也有事情做,心中也有变好的愿望,但就是感觉提不起劲;生活中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也没有特别不想做的事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是层次决定了生活。如果你此前在创造层投入的时间几乎为零,而又希望自己拥有不一样的人生,那现在就应该重新审视,开始调整,想办法把自己的时间从消费层和生产层慢慢转向创造层,假以时日,生活就会发生变化。
…但很少有人在读书之后去输出原创文章或实践,在背单词之后去尝试阅读原版书籍,在学习网课之后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练琴之后去尝试谱曲。他们沉迷于各种道理无法自拔,沉迷于重复练习感动自己,就是没有想过要产出点什么。
三是一定要获取反馈。
对我们个体来说,只要每次突破一点点,就是一种创造;只要自己创造的东西能让周围的一小部分人受益,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
嗯嗯,记住了
对我们个体来说,只要每次突破一点点,就是一种创造;只要自己创造的东西能让周围的一小部分人受益,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
因为一流的生活是觉知,是内修,它可以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好;而顶级的生活是创造,是外修,它可以让别人过得更好。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利他,因为只有从他人的正面反馈中,我们才能照见自己。
后记 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后记
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很有用、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人!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很有用、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人!
如果你一时还不确定这个答案是否正确,那就先假设它是对的,暂时接受这个答案,让自己行动起来。只要你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你就能揭开这个问题的谜底。而在此之前,不要犹豫、不要迷茫,坚定地行动就好。
你手中现在有《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这两本方法论手册,其中的49个概念都是你行动的巨大支撑。这些概念就像49颗棋子,单拿出来看,似乎每个都是孤立的,但只要用心关联,它们就能变化出各种“棋局”,帮你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局面。
书中的基础知识和概念都非我自己原创,毕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只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充分的学习、理解、实践、关联及个性化的输出。但即便如此,我认为这也是创新,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创新并不完全指创造全新的东西,也包括通过独特的视角把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进行意想不到的关联与组合,并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众多读者的反馈中,我确定这些文字是有价值的,它能给很多人信心、勇气、方向和力量,帮助大家走出混沌,投身创造。
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想对你和我自己说一句:“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无论多晚都可以!”
点评
认知觉醒-知
认知驱动-行
知行合一,加油!😃
你只需在每次需要表态的时候,利用当前所有可用的理由和依据,先假设一个自己认为最正确的观点。即使它不一定正确,即使你不一定要说出来,但你必须有一个。时常这样练习,你的主见就会慢慢变强。
伦敦大学开展了一项“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长时间”的调查,其习惯养成的标准是:必须使这些习惯根深蒂固,成为自己毫无觉察的行为
那些习惯浅学习的人总是试图轻松翻越障碍,于是沉迷于体验各种不同的路径,尽管开始时走得很轻松,但每到半山腰总会无路可走;而那些愿意深度练习的人就好比在打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