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
Categories
ISBN
9787521741124
BookId
44026191
ReadingTime
6时4分
Status
读完
Author
埃里克·乔根森
Rating
87.3%
Sort
1706160797
Progress
intro
category
关于本书的重要说明
访谈提问用黑体突出表示。为确保简单性和连续性,不同访谈之间未做区分。
篇章独立
本书无须按从头到尾的顺序阅读,读者可以根据喜好自行选择章节进行阅读。
查阅资料
如果有不熟悉的词语或概念,请查阅相关资料,或者继续阅读,借助语境加深理解。一些前面提及的观点后面的章节会有详细阐述。
引文
引文(如[1])表示摘录的结束。为确保阅读的顺畅性,我尽量把引文穿插在正文中。
推荐序一 财富与幸福源自选择
真正能让你成功的书,是敢于说出也有能力说出这个世界真相的书。你如果能够通过读这样一本书,获得一个重要的启发,进而早日开始自我的进步和迭代,这本书就是真正的好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成为习惯,进步,成长,认知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你
真正能让你成功的书,是敢于说出也有能力说出这个世界真相的书。你如果能够通过读这样一本书,获得一个重要的启发,进而早日开始自我的进步和迭代,这本书就是真正的好书。
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大家都能学会的东西是不可能让你致富的。凡是可以批量化培训的技能都是能够被雇佣的技能。只有你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是属于你独有的能力,才有可能让你创业成功。
仔细分辨两者的不同。同样是读书,有人指望书本能告诉他怎么开始怎么结束,所以总是失望(或者被骗)。而有人从书中获得启发,自己思考,自己实践,于是对书充满感激
推荐序二 一场反直觉的精神瑜伽
推荐序二
一场反直觉的精神瑜伽
范冰[插图]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将彼时无数趾高气扬的创业者,从愚昧之巅推到了绝望之谷。周遭项目频繁爆雷,身边好友屡屡抱恙,使我警惕地将追逐增长的天际线,调低到了控制风险的警戒线。即便如此,我也关闭了一家亲手创建的公司。
愤懑彷徨数月后,我意外读到了一本出版不久的电子书。
此书平和却难掩锋芒,洗练中暗藏宝藏。它篇幅不长,平日阅读吞吐量尚可的我却花费了数倍于平时的时间,字斟句酌反复玩味。它就像一部思想的《洗髓经》,指引我反躬自省、突破心障,搭建了一套新的行事准则和信息系统,逐步走上了开悟之坡。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将彼时无数趾高气扬的创业者,从愚昧之巅推到了绝望之谷。
,指引我反躬自省、突破心障,搭建了一套新的行事准则和信息系统,逐步走上了开悟之坡。
纳瓦尔何许人也?他既是硅谷成功的创业家,创办了著名的股权众筹平台AngelList,也是顶级投资人,投中了推特、优步等公司。
他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为投资人和创业者牵线搭桥。
纳瓦尔像精明的商人,身体力行地演示着如何靠赚钱赢得时间自由,并在生命中最自由的那一年,全然跟随兴趣,赚了更多的钱。他又像哲学家,翩然世外地吟咏着对财富流动、科技演进、思想跃迁、幸福常驻的独到理解,从不主动寻求扩散,却在全球收获了一票忠实听众。
最重要的是,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
转:说来惭愧,尽管我已经运动了很多年,跑步的次数也早已多得数不清了,但直到前天跑步时,我才收获到一种全新的、极其高效的运动体验。
跑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当我觉察到身体已经有些疲惫,便又按老规矩,开始给身体的各部分分配任务。
我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右半边,关注着右腿的发力情况和右臂的摆动幅度,这样跑上一会儿,然后把注意力移动到身体的左半边,再跑上一会,准备就这样左右轮换着度过这段困难的阶段。
可这一次很幸运,我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当我把再次注意力集中到左半边时,我发现左腿和左臂之间形成了一种完全协调的节奏,我感觉它们正在空气中一上一下地画着两道形状相似的完美弧形。
其实那一刻我已经区分不出什么是手,什么是脚了,就觉得它们像两个安装在同一车轴上的前后轮,正以同样的速度和方向推动着我这台汽车前进。虽然行驶的速度很快,但又极度的平稳和轻松,我跑得丝毫不费劲。
当身体在跑步机上高速运转时,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想要成事,就必须协调同步。
身体协调同步了,运动便轻松又持续;身心协调同步了,做事时就能集中精力;内外协调同步了,我们才能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
其实,生命中大部分的痛苦愤懑、半途而废和应付了事都源于矛盾:自我内部的矛盾、自我和外部的矛盾。
而产生的原因不外乎是不懂、不敢或不能。不懂这个道理;懂了却不敢面对这个道理;或者敢于面对这个道理,但受制于客观原因无法实现内心深处的自己。这也正是情绪内耗和拖延怠惰的病因。
因为心里想做的事和手上在做的事有冲突,也因为真实的自己和必须的自己无法统一,所以我们生活得疲累而彷徨。
因此,走过社会新人的阶段,当该吃的苦吃够了,该上的课上完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多创造出一些时间来寻找真实的自己,冥想、跑步和游泳这类独立从事的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允许内心深处的自己重新慢慢浮现,倾听潜意识的心声,去做自己真正该做的事情,从事适合的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生活节律的环境,融入有共鸣感的人群。
因为就个人层面而言,如果这辈子还想做成点什么事情,保持协调自洽的心境就是最重要前提。
最重要的是,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
发推特是整理思考的方式,它就像钩子一样,挂住灵感并把人导向更深入的思考。
阅读纳瓦尔的文字,就如经历一场精神上的瑜伽。你能时常在他富于节奏感的文字间隙,引入某个反直觉的思考角度,在一番修性吐纳之后,思绪更趋宁静。
他很少将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而是喜欢在书里跳来跳去,搜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一旦对一本书失去兴趣,他就会停下来读别的书。在他看来,如果把读书这件事类比成进餐,那么挑食和剩饭是一件好事。他也从不将读书当成彰显学问的比赛,他更推崇将几本好书反复阅读、思考并吸收。他是费曼的超级粉丝,推崇费曼学习法——通过公开教授输出来巩固自己所学
我期待着纳瓦尔继续将新的思想感悟,凝结成一本又一本智慧的宝典。也祝愿本书读者酣畅阅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并将其绵延下去。
序
亲爱的读者: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感觉有点儿奇怪,因为我多年前就已下定决心不给别人的书作序了。
这次之所以破例,原因有三。第一,本书的电子版会免费提供给全球各地的读者,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第二,我与纳瓦尔相识十几年,早就希望有人能编写这样一本书。第三,给纳瓦尔作序,可以增加他给下一个孩子取名为“蒂姆”的可能性(如果他想用“蒂姆博”,我也可以接受)。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纳瓦尔的智慧和勇气都是出类拔萃的。他的智慧和勇气不是“不假思索地一往无前”,而是“三思后行,谋定而动”。他很少随大溜,而是一直保持特立独行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家庭关系和创业路径,他的人生成就源于他有意识地选择独树一帜。
我看重纳瓦尔,是因为他:
· 对近乎一切都持怀疑态度;
·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进行思考;
· 可以对人对事进行有效测试;
· 从不自我欺骗;
· 不时调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经常开怀大笑;
· 有大局观;
· 眼光长远;
· 不把自己太当回事。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
纳瓦尔脑海中的想法像一杯五彩纷呈的鸡尾酒,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一品为快。
所以,请认真阅读体味,但不要机械模仿、简单照搬。可以遵循他的建议,但要在自己的生活中亲身体验,对建议进行压力测试,看看这些建议是否有用。可以深入思考他的观点,但不要将其视为真理。纳瓦尔希望别人挑战他的观点,只要挑战者有理有据。
我的生活因纳瓦尔的存在而变得更好。只要你能把这本书当成一个友善亲切又能力出众的陪练员,它就有可能改变你的生活。
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纳瓦尔的智慧吧。
第一章 积累财富
赚钱不是一件想做就能做的事情,而是一门需要学习的技能。
要想获得财富,你就必须知道做什么、和谁一起做、什么时候做。与埋头苦干相比,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当然,努力非常重要,不能吝啬自己的努力,但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式。
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钱或地位。财富是指在你睡觉时仍能为你赚钱的资产。金钱是我们转换时间和财富的方式。地位是你在社会等级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依靠出租时间是不可能致富的。你必须拥有股权(企业的部分所有权),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
获得财富的一个途径,就是为社会提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并实现规模化。
∨
选择一个有长期发展前景的行业,找到可以长期合作的人。
∨
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职业空间,但大多数人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
培养迭代思维。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还是知识,都来自复利。
∨
依靠出租时间是不可能致富的。你必须拥有股权(企业的部分所有权),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
获得财富的一个途径,就是为社会提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并实现规模化。
选择聪明过人、精力充沛的商业伙伴,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正直诚信。
∨
不要跟愤世嫉俗和消极悲观的人合作。他们的预言会自我实现。
∨
学会销售,学会构建,两技傍身,势不可当。
∨
用专长、责任感和杠杆效应武装自己。
∨
专长指的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
∨
要想有所专长,就要追求真正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
不要跟愤世嫉俗和消极悲观的人合作。他们的预言会自我实现。
消极,抱怨,会给你的神经元,情绪脑一直被负面因素侵蚀,恶性循环,
不要跟愤世嫉俗和消极悲观的人合作。他们的预言会自我实现。
不要跟愤世嫉俗和消极悲观的人合作。他们的预言会自我实现。
学会销售,学会构建,两技傍身,势不可当。
用专长、责任感和杠杆效应武装自己。
专长指的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
∨
要想有所专长,就要追求真正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
∨
累积专长的过程,对你而言就像玩耍,对他人来说则很吃力。
∨
专长的传授需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而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完成。
∨
专长往往具有高度的技术性或创造性,不能被外包或自动化。
如果不会写代码,那就出书、写博客、做视频、录播客。
判断力从经验中来,但可以通过学习基本技能快速建立起来。
学习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心理学、说服术、伦理学、数学和计算机。
读比听快,做比看快。
确实不喜欢听书,读才能加深印象
读比听快,做比看快。
工作时要拼尽全力,毫无保留。不过,共事的人和工作的内容比努力程度更重要。
总结:把自己产品化。
把自己产品化”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产品化”。“自己”具有独特性,“产品化”是发挥杠杆效应;“自己”具有责任感,“产品化”需要专长。“自己”其实也具有专长。因此,这两个重点就可以概括上述所有的理念
把自己产品化”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产品化”。“自己”具有独特性,“产品化”是发挥杠杆效应;“自己”具有责任感,“产品化”需要专长。“自己”其实也具有专长。因此,这两个重点就可以概括上述所有的理念
把自己产品化”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产品化”。“自己”具有独特性,“产品化”是发挥杠杆效应;“自己”具有责任感,“产品化”需要专长。“自己”其实也具有专长。因此,这两个重点就可以概括上述所有的理念
“把自己产品化”很难。所以我才说“把自己产品化”要花几十年——并不是要花几十年执行,而是要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思考:我能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10]
金钱是我们转移财富的方式。金钱是社会的信用符号,具有调用别人时间的能力。
要想在社会上赚到钱,就要为社会提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如果社会已经创造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你也就不被需要了。
如果想变得富有,你就要弄清楚你能为社会提供哪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而提供这些东西对你来说又是轻松自然的事情,在你的技术和能力范围内。
目的:观察社会找到需求
方案:积极进入社会才能体会到需求,积极培养能力才能满足需求。
如果想变得富有,你就要弄清楚你能为社会提供哪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而提供这些东西对你来说又是轻松自然的事情,在你的技术和能力范围内。
专长无法被教授,但可以被学习。
想要找准适合自己的专长,可以回想一下在孩提时代或青少年时期,有哪些事情是你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有时候,即使你自己不觉得那是一门技能,身边的人也会留意到。你的母亲或者你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朋友会知道你有什么特别之处。
关于个人天赋和专长,举例如下:
· 销售技巧。
· 音乐天赋:学习任何乐器都不费力。
· 专注力强:容易沉浸在一个事物中,并很快记住相关知识点。
· 热爱科幻:喜欢读科幻小说,吸收新知识的能力特别强。
· 擅长游戏:对博弈论了解得透彻深刻。
· 喜欢八卦:深入挖掘朋友的社交网络,将来可能成为有所建树的记者。
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你。
其实,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人,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
社会、商业和金钱是技术的下游产物,而技术本身又是科学的下游产物。应用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引擎。
由此得出的推论是,应用科学家是世界上最有权威的人。这一点在未来几年会更加突出。
事实上,如果你在现阶段仍不擅长做销售,或者对销售确实没什么兴趣,那么销售这个行业也许并不适合你,你还是要专注于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人生的终极课题:营销。即使我们与人交谈,向别人输出观点,也是一种营销。
事实上,如果你在现阶段仍不擅长做销售,或者对销售确实没什么兴趣,那么销售这个行业也许并不适合你,你还是要专注于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要积累和发展专长,就要发挥自己的天赋,研究自己真正好奇的东西,追寻自己的热情所在,而不是选择一个当下的热门专业,然后在毕业后进入投资者宣称的热门行业
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受众。只要在网上进行独特的自我表达,你就有机会传播快乐,累积财富,打造产品,创立企业。
有了互联网,只要你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只要你能规模化你所提供的特别内容,那么就算你的兴趣很小众,你也能有所发展。
最好的工作与委任或学位无关。最好的工作是终身学习者在自由市场中的创造性表达。
以前的赚钱模式是读4年大学,拿到学位,在某个专业领域干上30年。现在不一样了,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必须在9个月内掌握一门新专业,而这门专业在4年后就过时了。但在专业存在的这3年里,你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如果在图书馆读到一本自己无法理解的书,那么你先要了解读懂这本书需要哪些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后再深入研究。基础是极为重要的。[74]
学校的学习经历的确教会了我们一些东西。比如,你理解了努力的重要性,一些理念也潜移默化地成为你的精神动力,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你从事当前的职业,等等。然而,至少从以目标为导向的现实社会的角度看,你在学校里付出的努力只有1%得到了回报。
我说这些,并不是在自作聪明地断言“生命中99%的时间都被浪费了,只有1%被用在了正确的地方”。我想说的是,你应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从大多数事情(人际关系、工作、学习)中找到可以尽全力去付出的那部分,以充分获取复利效应。
在约会过程中,如果意识到两个人不会走入婚姻殿堂,那么你也许应当尽早结束这段关系,开始下一段旅程。当学习的时候,比如学习地理或历史,如果意识到学到的知识你永远不会用,那就放弃这门课程吧。把精力用在无用的东西上是浪费时间,浪费脑力。
我不是说那99%的事情都不要做,因为我们很难确定剩下的1%到底是什么。我的意思是:努力找到不会被浪费的1%。这1%对你是有意义的,值得你用余生去追求。一旦找到,你就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10]
努力找到不会被浪费的1%。这1%对你是有意义的,值得你用余生去追求。一旦找到,你就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插图]
承担责任
勇于以个人名义承担商业风险。社会将根据责任、股权和杠杆效应回报你。
获得财富需要杠杆。杠杆可以来自劳动力、资本、代码或媒体。劳动力和资本等大多数杠杆需要有给予方。要获取劳动力,必须有人追随你。要获得资本,需要有人为你提供资金、管理资产或机械设备。
因此,要得到劳动力或资本,必须建立信誉,尽可能以个人信誉做担保,而这种操作存在风险。
从本质上看,上班就是给人打工。而企业所有者在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同时也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所以,他们支付给你的报酬一定低于你创造的价值。为了让你工作,他们会给你提供最低限度的报酬
所以,要努力工作,直到有能力拥有企业股权。你可以买入企业的股票,成为小股东,也可以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总而言之,要想方设法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一件事物一开始让你兴致盎然,后来又让你觉得索然无味,那么它只是暂时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并不是你心智上真正的好奇所在。请继续寻找。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以事情本身为目标。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鲜明特征。无论是创业、健身还是恋爱、交友,我始终都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专注于事情本身,体验过程,享受当下。神奇的是,当专注于事情本身时,你反而能做得更好。即使是赚钱,你也能成为赚得最多的那个。
对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顾虑就越少,执念就越少,反而越会顺其自然,遵循内心。你会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始终不渝地做下去,工作质量也会因此提高。[1]
不要追逐所谓的“热门”,而要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如果在追随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过程中又满足了社会需求,你就能得到优厚的经济回报。[3]
认真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哪些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而你怎样才能成为第一个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人,并将其规模化。这才是赚钱真正的挑战。
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并满足社会所需。每一代人所需的产品或服务都不一样,但绝大多数都与科技相关。
最后一种杠杆是最新出现的,也是普通人最触手可及的。这种杠杆就是“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
其中包括书籍、媒体、电影、代码。在所有不需要他人许可就能使用的杠杆中,代码可以说是最强大的一种——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够了。[1]
不要再把人分为富人和穷人、白领和蓝领了。现代人的二分法是“利用了杠杆的人”和“没有利用杠杆的人”。
新杠杆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它们或获得成功都无须经过他人的许可。要使用劳动力杠杆,就得有人决定追随你。要使用资本杠杆,就得有人给你提供资金,你再去进行投资或开发产品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努力的目标都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而不是升职加薪。拥有独立性,为自己独特的产出成果负责(而不是像打工一样为投入的时间负责),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努力的目标都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而不是升职加薪。拥有独立性,为自己独特的产出成果负责(而不是像打工一样为投入的时间负责),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努力的目标都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而不是升职加薪。拥有独立性,为自己独特的产出成果负责(而不是像打工一样为投入的时间负责),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如果你有专长,有责任感,又懂得如何利用杠杆效应,社会为你提供的金钱回报就会与你的价值相匹配。这时,你就能节省下更多时间,进而变得超级高效。你不需要为开会而开会,不需要努力表现自己,也不需要通过汇报材料体现你的工作量——你只要关注工作本身就可以了。
只关注工作本身,效率就会变得极高。你可以合理调配自己的工作,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工作,不在状态不佳的时候做无用功。这样你就能够赢得属于自己的时间。
每周工作40小时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知识劳动者的时间安排与运动员如出一辙,有训练和冲刺的时间,也有休息和重新评估的时间。
任何一款产品的构建和销售都是这样的,投入与产出不存在必然联系。世界上的工作本质上分为两种:存在杠杆的工作和不存在杠杆的工作。所以不要选择类似客服这样的支持性工作。这种工作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相对紧密,产出主要取决于投入的时长。[10]
销售和构建是两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构建产品很难,因为涉及多个变量,涵盖设计、开发、制造、物流、采购等环节,甚至还包括服务的设计和运营。因此,“构建”的定义非常多元
普通人把时间浪费在短期思考上,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繁重工作上。而巴菲特会用一年斟酌判断,然后用一天采取行动。他一天的行动可以影响未来几十年。
呃
普通人把时间浪费在短期思考上,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繁重工作上。而巴菲特会用一年斟酌判断,然后用一天采取行动。他一天的行动可以影响未来几十年。
我的个人财富也不是在关键的一年迅速累积起来的,而是积水成渊:持续创造更多选择、更多业务、更多投资,探索更多在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互联网带来无限机遇。说实话,现在我有太多赚钱的方法,只是时间不够用。我头脑里赚钱的点子都能从耳朵里溢出来,只是没有时间去实现。有太多方法可以创造财富、打造产品、创建企业,而获得社会的经济回报只是这些方法的副产品。我只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把所有想法付诸实践。[78]
给自己的时间设定价格,用时薪计算时间价值。如果用花钱的方式节省的时间价值更高,那就花钱,不要犹豫。要想真的赚到钱,先要相信你自己很值钱。
没有人会比你更看重自己。你要做的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极高的时薪,并坚持执行。即使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也认为自己的时间比市场的定价更值钱,并一直遵循这个思路。
金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解决所有和金钱有关的问题。大家都明白这一点,所以每个人都想赚钱。
最重要的是,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他人:提供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主动向世界传递善意。好人终有好报。只要始终如一,假以时日,付出就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但不要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一旦开始计较,耐心就会被消耗殆尽。[7
初创产品开源,免费,粘合用户,流量,做大做强,然后…收费🤣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他人:提供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主动向世界传递善意。好人终有好报。只要始终如一,假以时日,付出就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但不要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一旦开始计较,耐心就会被消耗殆尽。[7
是的,我知道有些人从未想过自己创业。社会的普遍共识是,给别人打工才符合常理,才是明智的选择。但仔细想想,这种长久存在的观点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想法本身就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14]
我宁愿成为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也不愿成为一个从未尝试过创业的人。因为,即使是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也拥有独立打拼的技能。[14]
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你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地度过每一天时,你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退休:有大把时间规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有职场打工仔的负担,心态平和,心无杂念,随心所欲,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你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地度过每一天时,你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避开竞争陷阱的方法就是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找到自己能做到独步天下的事情。做到最好,只因热爱。如果你真的热爱一个事物,那就追随本心,努力找到利用它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切入点,利用杠杆效应扩大规模,以个人名义担起责任。这样,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你也将获得相应的回报,拥有自己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或股权,然后持续精进
艺术就是创造。艺术的目的和关注点在于创作本身,是因为喜好、喜欢而创作,是为了自娱、自赏而创作。试想一下,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像艺术创作那样只是以其本身为目的,而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我可以想到三个例子:毫无保留地爱,随心所欲地创造,无忧无虑地玩耍
扎克伯格在刚开始扩大公司规模时完全不知所措,他给吉姆·布雷耶(风险投资家和风投公司Accel Partners的创始人)打电话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吉姆·布雷耶说:“我认识一个非常出色的产品主管,你需要他。”这个例子说明了专业知识和引荐人的重要性。在长期风险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这些专业人士的经济回报往往会超过风险投资者。[30]
我在硅谷见过的最成功的人往往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实现了突破,比如被提升为副总裁、董事或首席执行官,有些人转去创业也很快就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如果年轻时没有在职务上有所突破,职业生涯后期就很难后来居上。所以,在小公司创立之初就加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此时没有那么多阻碍提前晋升的硬性条件。[
我在硅谷见过的最成功的人往往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实现了突破,比如被提升为副总裁、董事或首席执行官,有些人转去创业也很快就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如果年轻时没有在职务上有所突破,职业生涯后期就很难后来居上。所以,在小公司创立之初就加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此时没有那么多阻碍提前晋升的硬性条件。[76]
对刚刚开启职业生涯的人来说(甚至稍晚阶段的人也一样),最重要的资源是公司能给你带来的人脉资源。要思考一下自己会跟什么样的人共事,他们将来会如何发展。[76]
站得高,看得远,即使能力和高度不匹配,只要你站上去了,照样能看得远,机遇的重要性,同样的技术水平在一家大公司做工程师和在一家初创公司做管理的区别
对刚刚开启职业生涯的人来说(甚至稍晚阶段的人也一样),最重要的资源是公司能给你带来的人脉资源。要思考一下自己会跟什么样的人共事,他们将来会如何发展。[76]
因为你不懈地努力,不停地奋进,不断地释放能量、积蓄力量,所以好运找到了你。
第三种获得好运的方式就是善于发现好运。
,那就是打造独特的个性、独特的品牌、独特的心态,让运气找到你。
获得好运的方法:
·希望好运不期而至。
·不停地折腾,直到撞上大运。
·做好心理准备,对别人错过的机会保持敏感。
·把你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直到名副其实。让机会自动找到你,让运气成为必然。
人品和声誉是可以自己建立的。一旦有了人品和声誉,你就会有很多机会。别人认为你是运气好,但你知道那不是运气,而是人品。
在一个长线游戏中,似乎每个人都在让彼此变得富有。而在一个短线游戏中,似乎每个人都在让自己变得富有。
当一个人不断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自我吹嘘时,那就意味着他在掩饰什么。[4]
我并不是想说“宇宙是平衡的”“世上存在因果报应”这样的话,而是认为我们在内心深处都知道自己是谁。你是瞒不过自己的。你的失德会深刻影响你的心智模式,你的过往对你是清晰可见的。如果你有太多道德缺陷,你就不会尊重自己。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结果就是没有自尊。如果连你都不爱自己,那么还有谁会爱你呢?
对自己热爱的事物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不断精进,日积月累。不要去计算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开始计算,你就会失去耐心。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就是一个人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模式,好的坏的、优点缺点,最终会得到与自己的行为相对应的结果。
始终主动付出、不断奉献,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人生真正的履历,其实就是一生所承受痛苦的集合。如果临终前要直面真正的自我,回顾这一生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那么你能想起来的一定都是你所做出的牺牲和迎接过的挑战。
在物质世界里,金钱不能给人带来快乐,不能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不能让所有家庭变得美满和睦,不能让人免受情绪波动的困扰。但金钱可以买到自由,可以解决许多外在的问题。所以,赚钱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奋斗目标。
第二章 增强判断力
把时间花在省钱上是不会致富的。
省出时间来赚钱才是正确的思路。
我对智慧的定义是“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用于解决外部问题的智慧其实就是判断力。
时间的投入是必需的,但判断力更重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特别是运用了杠杆以后。在每个岔路口选对方向,其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前进的努力程度。人生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然后朝这个方向奋力前行。[1]
多读书,提高认知,至于知行合一,还🉐靠自己,书中给你的每次思考其实就是一种指引,前面的路该往哪条走是你的主观意识和判断
时间的投入是必需的,但判断力更重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特别是运用了杠杆以后。在每个岔路口选对方向,其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前进的努力程度。人生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然后朝这个方向奋力前行。[1]
真正聪明的人是思路清晰的思考者。他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层面了解得非常透彻。
较于背诵各种复杂的概念,我更愿意吃透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学来的概念无法被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而且会与基础知识脱节。如果在需要用到一些概念时却无法通过基础知识推导出来,你就会迷失在现有知识的迷宫中,你就成了简单的背诵机器。[4]
一个领域的最新概念往往是没有经过充分验证的。使用这些概念会让我们看似很内行。熟知内行知识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牢牢掌握基础知识。[11]
头脑清晰的思考者能够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人虽然是高级动物,但情绪化的自我意识的存在会带来反刍式思维,让一些欲望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现实,从而让我们对“世界应该怎样”妄下判断。
痛苦时刻的一个定义是:当你看到事物的真面目不是你本来想要的样子时,你是痛苦的
但痛苦的时刻就是真相大白的时刻。只有处于痛苦之中,你才会被迫接受现实,而只有接受现实,你才能做出有意义的改变,取得有意义的进步。由此可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前行。
难点在于看清真相。要看清真相,就必须摆脱自我,因为自我不想面对真相。自我越弱小,对自己反应的限制越少,对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执念越低,就越容易看清现实。
对美好现实的渴求蒙蔽了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所谓痛苦,就是无法继续无视事实
分手了你会更快乐。相信我,你将来会找到更合适的。”
你知道正确的答案,但你的朋友却看不到,因为他正在遭受痛苦,备受煎熬。他仍在期望现实会有所不同。然而,问题不在于现实。问题在于欲望与现实是互相冲突的,人总会因欲望而看不清现实,旁人的劝说都是无用的。我自己在做决策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我深知,越是渴望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解决问题,我就越不可能看清事实。因此,尤其是在涉及公司事务时,如果某件事进展不顺利,我就会尽力公开承认存在的问题,对合伙人、朋友和同事开诚布公。这样一来,我对任何人都不会有任何隐瞒。如果不用隐瞒别人,我就不用再欺骗自己,解除了心灵的羁绊和束缚,我就更能看清现实了。[4]
如果不用隐瞒别人,我就不用再欺骗自己,解除了心灵的羁绊和束缚,我就更能看清现实了。[4]
感受跟事实是两码事。感受只是自我对事实的部分估计。
事实上,留出空闲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每一天都被各种会议占满,都是忙忙碌碌的,你就无法进行思考。
没有思考,你就不会有出色的商业创意,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我鼓励大家每周至少花一天时间来思考(最好是两天,因为即使预留了两天,最终也可能变成一天)。
悠闲的大脑才能产生伟大的创意。一个倍感压力、案牍劳形、四处奔波、焦头烂额的人,是没有办法思考的。所以,一定要为思考挤出时间。[7]
非常聪明的人往往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坚持独立思考、亲力亲为,以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们的自我是在成长过程中被逐渐塑造的,主要是由人生的前20年决定的。塑造自我的因素包括成长环境、父母和社会等。
要持续成长,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会打破现有的条件反射,改掉不良习惯。
从长远看,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可以带来两大收获:一是痛苦可以让人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二是痛苦可以大大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虽然过程非常煎熬。
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
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所有人。现在就开始这样做。表达方式不一定要很直白。当一个人同时展现出高度的自信和关爱的力量时,他就会散发出人格魅力。诚实待人、积极向上,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做到的。[71]
这样一来,大多数人会心甘情愿地成为勤勤恳恳的代理人。[12]
复利效应
一提到复利,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金融词语。如果不懂复利是什么,那么你可以自行学习一下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从头到尾认真研读一本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你会受益匪浅。
我举个金融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复利。假设每年从1美元中获得10%的收益,那么第一年可以赚10%,最后得到1.10美元,第二年得到1.21美元,第三年得到1.33美元。收益金额会不断增加。如果以每年30%的复利利率计算,连续30年,最终得到的不是本金的10倍或20倍,而是数千倍。[10]
在智力成果领域,复利效应同样适用。
创业和经商不需要学习几何学、三角函数、微积分,也不需要学习其他任何复杂的数学课程,但是需要学习算法、概率学和统计学,这些分支学科都非常重要。要吃透基础数学,真正掌握加减乘除、复利计算、概率论和统计学。
有时我们实在难以抉择,甚至需要列出清单,对不同选项的利弊进行对比和权衡。选择放弃吧,如果难以抉择,答案就是否定的。[10]
迎难而上
一条简单的人生经验: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如果面对两个选择,利弊各占50%,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艰难、更痛苦的道路。
从本质上看,两条道路中的一条会带来短期痛苦,而另一条会在未来引发更长久的痛苦。为了回避矛盾,大脑会本能地选择摆脱短期痛苦。
有时我们实在难以抉择,甚至需要列出清单,对不同选项的利弊进行对比和权衡。选择放弃吧,如果难以抉择,答案就是否定的。[10]
就跟同时喜欢两个男生,第一个和二个,我应该选哪个,真心喜欢第一个,哪有第二个的存在
有时我们实在难以抉择,甚至需要列出清单,对不同选项的利弊进行对比和权衡。选择放弃吧,如果难以抉择,答案就是否定的。[10]
一条简单的人生经验: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如果面对两个选择,利弊各占50%,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艰难、更痛苦的道路。
从本质上看,两条道路中的一条会带来短期痛苦,而另一条会在未来引发更长久的痛苦。为了回避矛盾,大脑会本能地选择摆脱短期痛苦。
一条简单的人生经验: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如果面对两个选择,利弊各占50%,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艰难、更痛苦的道路。
从本质上看,两条道路中的一条会带来短期痛苦,而另一条会在未来引发更长久的痛苦。为了回避矛盾,大脑会本能地选择摆脱短期痛苦。
,但如果一条道路会带来短期痛苦,那么它也会带来长期收益。而根据复利效应,长期收益才是你想要的。
大脑会过分看重短期快乐,试图避免短期痛苦。
因此,你必须进行自我训练,主动迎接短期痛苦,压制回避痛苦的倾向(这种潜意识倾向非常强大)。如你所知,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收获都来自承受短期痛苦而获得的长期回报。
以运动为例。运动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我会在短期内感到痛苦。但是从长远看,我会变得更好,因为我的肌肉更发达了,身体更健康了。
当运动时,肌肉会感到酸痛或疲劳。读书也一样,读有难度的书会让大脑不堪重负,短时间内感到疲劳。但从长远看,读书会让我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我在持续挑战大脑处理信息的极限,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进而不断吸收新概念。
因此,一般来说,应该选择短期痛苦,以换取长期收益。
建立新的心智模型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海量阅读,多多益善。[2]
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科学、数学和哲学类书籍,7年内,你就可能跻身少数的成功人士之列。
这个心智模型就是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数据去训练,因此要海量的阅读
建立新的心智模型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海量阅读,多多益善。[2] 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科学、数学和哲学类书籍,7年内,你就可能跻身少数的成功人士之列。
“纳瓦尔的推荐读物”
转:
纳瓦尔推荐的读物,转发自存
1. 非虚构类
《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戴维·多伊奇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马特·里德利
《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马特·里德利
《红色皇后:性与人性的进化》,马特·里德利
《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马特·里德利
《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马特·里德利
《非对称风险》,纳西姆·塔勒布
《随机生存的智慧:黑天鹅语录》,纳西姆·塔勒布
《费曼讲物理:入门》,理查德·费曼
同作者其他推荐《费曼手札》、传记《天才:理查德·费曼的生命与科学》
《万物解释者:复杂事物的极简说明书》,兰道尔·门罗
《趣味物理寻答集》,刘易斯·卡罗尔·爱泼斯坦
《历史的教训》,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
《主权个体:把握向信息时代的过渡》(The Sovereign Individual:Mastering theTransition to the Information Age),詹姆斯·戴尔·戴维森、威廉·里斯-莫格勋爵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查理·芒格、彼得·考夫曼(编)
《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卡洛·罗韦利
《七堂极简物理课》,卡洛·罗韦利
2. 哲学和灵性类
杰德·麦肯纳的全部作品
《万物理论(启蒙的视角)》——梦境三部曲
《杰德·麦肯纳笔记本》(Jed McKenna's Notebook)
《杰德演讲#1》(Jed Talks #1)
《杰德演讲#2》(Jed Talks #2)
医学博士卡皮尔·古普塔的全部作品。
《大师的生活秘语:消除生活噪声,寻求生命真相》(A Master's SecretWhispers:For those who abhor noise and seek The Truth…about life andliving)
《直触真理:如何应对人生问题》(Direct Truth:Uncompromising,non-prescriptive Truths to the enduring questions of life)
《生命之书》,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全然的自由:克里希那穆提要义》,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悉达多》,赫尔曼·黑塞
《爱的方式:安东尼·德·梅勒的最后沉思》(The Way to Love:The LastMeditation
“纳瓦尔的推荐读物”
读书的唯一原因应该是喜欢,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不要把读书当成一项任务,读书就是因为乐在其中。
不要比谁读书更快。书越好,你越要慢慢阅读、慢慢吸收。
注意力非常差。我会略读、速读、跳读,也记不住书里具体的段落或内容。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个更深的层面,我吸收了书中的精华,这些书成为我心灵织锦上的丝线,编织成我灵魂的一部分。
所以现在读书喜欢划线,喜欢看他人的评价,想法,喜欢写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就是吸收,加深印象及认知的过程
注意力非常差。我会略读、速读、跳读,也记不住书里具体的段落或内容。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个更深的层面,我吸收了书中的精华,这些书成为我心灵织锦上的丝线,编织成我灵魂的一部分。
我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感觉,当拿起一本书开始读的时候,你会说:“这本书真有意思,内容真不错。”读着读着,你越来越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读到一半,你突然意识到:“原来我读过这本书。”但真的没关系,既然忘得差不多了,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准备好重新阅读它了。[4]
我精读的书其实并不多。我会略读很多书,但精读的只有几本,而这几本书构成了我知识的基础。
事实上,我的阅读量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我每天可能阅读一两个小时,不过这已经足够让我名列全球阅读时间的前0.000 01%了。阅读是我一生中所有物质和精神层面所取得的成就的来源。绝大多数人不会每天读一个小时的书。普通人每天可能只读一分钟的书,甚至更少。把读书培养成习惯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一书在手,便不觉得浪费时间了。
——查理·芒格
统计阅读数量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知识面越广,思想越独立,读不完的书就越多。不要刻意追求读完多少本书,而要时刻关注可以预测未来趋势的新概念。
其实,一周读一本就够了,或者一年30到40本之间即可,一本书读完要拿出读完这本书一半的时间消化复盘下笔记,划线,想法💡
统计阅读数量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知识面越广,思想越独立,读不完的书就越多。不要刻意追求读完多少本书,而要时刻关注可以预测未来趋势的新概念。
作者提出一个论点,引用海量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观点去论证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现象。一旦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这个论点,我就不再读下去了。这样的书太多了,我称其为伪科学畅销书。别人会问我:“这本书你读了吗?”我总是说读过了,其实我可能只读了两章,但书的主旨我已经了解了。
向别人讲解你学到的东西。教学相长。
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而是“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
阅读数学、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不要读畅销书,不要看新闻。避免加入任何所谓的“读书俱乐部”,避免追求任何的社群认同。把真理置于社群认同之上。[11]
学习逻辑和数学。一旦掌握了逻辑和数学,无论读什么书你都不会发怵了。
同样,自然科学和微观经济学都能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建议多花些时间阅读微观经济学——从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开始。
另一种方法是阅读原著和经典。如果对进化论感兴趣,那就去读一读达尔文的作品,
对我来说,放弃阅读是一个悲剧。阅读伴着我一路长大,成年之后我才开始用博客,后来开始玩推特和脸书。之后我意识到,我没有从网络上学到任何东西。上网的每一天我都是在吃多巴胺零食,每块零食就是140个字符。我每次做的就是发推文,然后看看谁转发了我的推文。这件事很美妙很有趣,却只是个游戏。
如果书的内容有点儿枯燥,我就跳过这部分内容。有时候,我会从一本书的中间开始读,因为有些段落抓住了我的眼球。然后,我想读多少就读多少,并不觉得一定要从头至尾读完。
你的脑海中是不是会偶尔出现一首歌曲的旋律,它总是挥之不去?这就是记忆痕迹。其实所有思想的形成莫不是痕迹效应的结果。所以要慎重选择阅读内容。
一颗平静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充满爱的家。这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
第三章 学习幸福
我认为幸福就是一种不需要主动作为的状态。当把“缺憾感”从生活中剔除时,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在没有缺憾感的短暂时间里,你的内心会一片宁静。当内心宁静时,你是满足的,是快乐的。当然,你完全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还是要再说一次,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生命的伟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苦难。人必须先看到消极的一面,才能去憧憬和欣赏积极的一面。
幸福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特别是对外界事物的欲望。欲望越少,越能接受事物的当前状态,头脑越平静。
花非花,雾非雾,午夜随风来,天明伴星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活着,只需要安宁
幸福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特别是对外界事物的欲望。欲望越少,越能接受事物的当前状态,头脑越平静。
所谓“万般烦恼皆因心动”,就是头脑在一刻不停地设计未来或追忆过去。我越是活在当下,越能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满足。而如果我试图抓住当下快乐的感受,想要一直保持快乐的状态,快乐就不会持久。因为,这时我的心在动,欲念在动,希望依附于一个外部事物,欲将一个短暂的情景变成永恒。
对我来说,幸福的含义主要是没有痛苦,没有欲望,不沉溺于对未来或过去的思考,真正拥抱当下,拥抱现状,拥抱现实的一切。[4]
大自然没有幸福或不幸福的概念。
幸福或不幸福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有欲望,所以给事物贴上了“完美”或“不完美”的标签。
但如果你把自己看成一个细菌或变形虫,把自己毕生的努力都看成在水上写字、在沙滩上建城堡,你就不会对生活“本来该有”的模样抱有期待。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就是如此。接受了这一点,就无所谓幸不幸福。“幸福”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主观感受。
幸福就是消除缺憾感之后的感受。
冥想当然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但即使练习冥想,当真正的精神或情感痛苦到来时,你也难有招架之力。[8]所以,真正的幸福只是内心平和的副产品,主要还是源于接受现实,而不是改变外部环境。[8]
理性很强的人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无感反应获得平和,即学会漠视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
我降低自己的身份感。
我屏蔽脑海中的噪声和杂念。
我不在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
我不参与政治。
我远离郁郁寡欢的人。
我珍惜光阴。
我阅读哲学作品。
我进行冥想练习。
我和快乐知足的人交往。
这些方法很有效。
可以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稳步提高自己的幸福基线,就像提高身体素质一样。[10]
我们无条件地听从自己脑海中的声音,以为这个声音就是一切真理的来源。殊不知,大脑也是可塑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记忆和身份只是来自过去的负担,让我们无法自由自在、心无旁骛地活在当下。[3]
如果每天都沉浸在对未来的规划和幻想中,那就是在亲手扼杀自己的幸福。[4]
我们渴望那些让我们能感知当下的体验,殊不知,这样的渴望却让我们脱离了当下。
我认为,过去就是过去了,没有回忆,没有遗憾,没有放不下的人,没有忘不掉的旅行。既往不恋。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拿以往和现在做比较。[4]
以往种种未能实现的欲念会带来现在的缺憾感,而我们又将弥补现实缺憾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消除缺憾感会让人更容易活在当下。
我认为,过去就是过去了,没有回忆,没有遗憾,没有放不下的人,没有忘不掉的旅行。既往不恋。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拿以往和现在做比较。[4]
人在无事可做时做的事情就是等时间,漫长的等待;人在专注一件事情时,忘掉了时间,时间飞速
如果你找个地方坐下来,尝试着什么都不做,这个时候,焦虑感是最明显的。我说的什么都不做,是不要读书,不要听音乐,不要做任何事情,只是坐着。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意识到,是焦虑感让你感到不快乐。而这种焦虑感源于一连串不断涌现的想法。
幸福的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快乐的人。
幸福的人是可以轻松地以特定的方式诠释事件、保持内心平和的人。
只是一辆普普通通的车,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我知道,只要车一到手,我就不会再关注它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沉迷于对外物的“欲望”。我对外部事物会带给我幸福和快乐的执念其实是一种痴念。
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坚持着自己的执念,认为“等得到那个东西,我就快乐了”。这就是一个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犯的根本错误。
只是一辆普普通通的车,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我知道,只要车一到手,我就不会再关注它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沉迷于对外物的“欲望”。我对外部事物会带给我幸福和快乐的执念其实是一种痴念。
痴念,没有到手的欲望,而不是拥有以后以此练习步步提升的目的,在没有得到之前,翻阅各种资料去了解它,去学习,这种激情止步于得到之后,终止了
只是一辆普普通通的车,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我知道,只要车一到手,我就不会再关注它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沉迷于对外物的“欲望”。我对外部事物会带给我幸福和快乐的执念其实是一种痴念。
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
我已然认识到,欲望是我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会对欲望保持清醒,这样我就可以慎重选择自己的欲望。我的目标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尽量不让自己对生活有一个以上的欲望。
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
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能做的事情更多。做得越多,欲望越多。你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正在破坏你的幸福。我发现,人越是年轻,身体越好,幸福指数越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没那么好了,幸福指数反而提升了。
年轻的时候有时间、有健康,但没有钱。到了中年,有钱、有健康,但没有时间。老了以后,有钱、有时间,但没了健康。人生的大赢家就是同时拥有时间、健康和金钱。
等到人们觉得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金钱时,他们却失去了时间和健康。
幸福就是满足现状。
而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
我个人的经验完全符合享乐适应理论:再好的东西,我也很快就习惯了,它们无法再带给我刺激或愉快的感觉了。
我喜欢阅读与他们有关的作品。我之所以认为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完全退出了游戏,输赢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布莱士·帕斯卡说过:“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他不能独自安静地在一个房间里坐着。”如果你能坐上30分钟,同时保持幸福的心境,你就是成功的。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过极少有人能做到。[6]
我认为,幸福的自然属性是平和。如果你身心宁静平和,那么你终将得到幸福。但是,平和的心境是很难获得的。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试图通过斗争找到平和。在某种程度上,创业就像打仗。当你和室友争论谁该洗碗的时候,你们也是在打仗。它们都是试图通过现阶段的挣扎换取日后的些许安全与平和。
在现实生活中,内心的平和状态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受并顺应现实,是获得幸福的核心技能。
基本上你可以从生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前提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而且你对这件事的渴望超过其他一切。
就个人的经验而言,我最想要的就是内心的平和。
平和是静态的幸福,幸福是动态的平和。只要愿意,你就随时可以把平和激活,使之变成幸福
内心平和的敌人是社会和其他人灌注给你的期望。
嫉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因为归根到底,它并不能改善你的生活,只会让你不快乐,而你嫉妒的那个人仍然是成功的、美丽的,仍然拥有你所嫉妒的一切。
工作时,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在一起。
玩耍时,和比自己更快乐的人在一起。
想要改善心境,你需要主动尝试不同的方法,而不是顾虑重重,自我封闭。对于任何针对心灵的方法,你都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但试无妨。
要是放在以前,读到这里我肯定把书扔到一边去了,因为我会觉得这纯属一派胡言。但是,现在的我不一样了。现在的我会想:“也许心诚则灵。”于是,我以积极的心态尝试了一下身体能量练习。我躺下冥想,结果获得了特别好的体验。
我们该如何打造获取幸福的技能?
可以通过养成好习惯来获取。不喝酒、不吃糖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远离社交媒体(脸书,Snapchat和推特)也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玩电子游戏会带来短暂的快乐(我一度痴迷于游戏),但会摧毁长期的幸福。喝咖啡也属于用长期健康换取短期兴奋。这些不受你控制的外界因素会刺激你体内多巴胺的分泌,刺激因素一旦消失,多巴胺水平就会下降。
从本质上讲,生活的过程就是用精心培养的好习惯替换那些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坏习惯,努力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先说习惯,小时候,我们是没有什么习惯的。后来,我们知道了哪些事情不能做,拥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养成习惯和行为模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而有些人变得越来越不快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类人群习惯不同。在选择习惯的时候,你需要考虑清楚:这是能增加我的长期幸福感的习惯吗?
再说一下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你可以试着回答这些问题:他们都是积极乐观的人吗?维系跟他们的关系需要耗费很大的心力吗?我是否对他们心怀钦佩和尊敬,毫无嫉妒之心?
“五只黑猩猩理论”讲的是,通过观察最常与一只黑猩猩一起玩耍的五只黑猩猩,你就能准确预测这只黑猩猩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一理论也适用于人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明智,道理的确如此。不能因为一个人恰好是你的邻居或同事,你就不加选择地跟他成为朋友。最幸福和最乐观的人会选择五只正确的黑猩猩做朋友。[8]
处理冲突的首要原则是,不要和经常参与冲突的人在一起。我对任何不可持续甚至难以维系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包括人际关系。[5]
效果最明显的技巧是洞察冥想。我在冥想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弄清楚自己的思维是如何运转的。
其实就是时时刻刻都保持洞察。如果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对别人评头论足,我就会停下来自问:“我能不能正面解读这件事?”我过去常常因为一些事情感到恼火,但现在总会尝试看到积极的一面。刚开始,我可能需要花几秒钟,动用理性分析才能想出一种积极的解读方式。现在,不到一秒钟我就可以完成。[7]
包括日常聊天说话打字,一些消极吐槽的话可以不说,那一刻确实思考了一下下,可是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
其实就是时时刻刻都保持洞察。如果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对别人评头论足,我就会停下来自问:“我能不能正面解读这件事?”我过去常常因为一些事情感到恼火,但现在总会尝试看到积极的一面。刚开始,我可能需要花几秒钟,动用理性分析才能想出一种积极的解读方式。现在,不到一秒钟我就可以完成。[7]
每当意识到自己对什么东西产生了欲望时,你可以自问:“这个东西对我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至于因为这件事不合我意就感到不开心吗?”在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对你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7]
我觉得戒掉咖啡因提高了我的幸福感,因为我的情绪更稳定了。[7]
我认为每天锻炼让我更快乐了。身体健康,内心就更容易平和。[7]
对周遭评判得越多,自我就越膨胀。在某个瞬间,你状态极佳,因为此时你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过了一会儿,你就会被孤独感吞噬,目之所及都是烦恼。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会把你的感受反射给你。[77]
你的秘密越多,幸福感就越低。[11]
陷入惶恐怎么办?用冥想、音乐和运动重新调整情绪。然后把让你感到惶恐的事情放下,选择新的事情,把情绪能量投入其中。
幸福指数的个人衡量标准是,一天中你有多少时间用于履行职责,而不是追随兴趣。
新闻的目的就是让人感到焦虑和愤怒。但新闻背后的科学、经济学、教育和冲突趋势是有积极意义的。
阳光、运动、正向思考和色氨酸,这些不是药物,但都可以增加大脑中的血清素,使人始终保持健康、清醒、积极、乐观
如何改变习惯
选择一件事情,许下一个愿望,并使其具象化。
规划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确定需求、诱因和替代品。
把自己的规划告诉朋友。
一丝不苟地稳步前行。
自律是通向新的自我形象的桥梁。
全面接受新的自我形象,这就是现在的你。[11]
这就是改变习惯的步骤: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知道该怎么做;再次,把规划告诉朋友,让一致性偏见发挥作用;最后,严格自律,知行合一,进行自我重塑,直至蜕变成全新的自己。
在生活中,无论面对何种状况,你都有三种选择:改变现状,接受现状,逃避现状。
即使追求一个欲望,也已经很难了。平静的内心源于毫无杂念的大脑。而消除杂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在当下。
我需要这样做,我想要那个东西,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你就很难保持心态平和。[8]
再次强调,无论面对何种状况,你都有三种选择:改变现状,接受现状,逃避现状。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会踟蹰不前,陷入空想:希望改变现状却没有横下一条心去改变,希望转身离开却没有毅然决然地离去,同时又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现状。这种纠结和回避的态度正是人生中大部分痛苦的来源。我在脑海里对自己说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接受。[5
一个方法是退后一步,回顾经历过的痛苦。我还会把这些痛苦写下来:上次分手,上次生意失败,上次健康出问题,后来都发生了什么?这样我就可以看到在随后的几年里我的成长和进步。
比如,开会要迟到了,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吗?好处就是我可以放松一下,看鸟观云。而且,我也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在那个无聊的会议上。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
就算找不到积极的意义,你也可以这样想:“宇宙现在要给我上一课了,我要认真听讲,好好学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参加了一个活动,后来主办方往我的邮箱里发了一大堆照片。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搞什么鬼,就不能挑几张好的发给我吗?谁会给别人邮箱发100多张照片?”但是我会马上问自己:“这件事有积极的一面吗?”积极的一面就是,我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5张照片,我可以靠自己的判断力来选择了。
第四章 自我救赎
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别人总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做事,但如果不再费心去揣摩别人的期待,你就能听到自己脑海中那个微弱的声音。那个声音代表了你真实的想法。倾听它,你就可以做自己了。
就运动而言,人类更应该去户外玩耍活动,而不是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在正常的进化过程中,我们本该更均衡地使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感官,而不是如此侧重视觉。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输入和交流都依靠视觉。我们在走路时本不该穿鞋,很多背部和脚部问题都是穿鞋造成的。我们不应该一直穿着衣服来保持身体的温度,而应该不时接触冷空气,因为寒冷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我们本不该每5分钟就拿起手机查看一下社交媒体。当看到别人给我们点赞时,我们会很开心,如果别人留下一句愤怒的评论,我们就会很生气。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让我们无比焦虑。生物进化的目标本来是适应物质的匮乏。
当今社会,短视频,直播带货…成为了主流,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更显得弥足珍贵,珍惜吧
我们本不该每5分钟就拿起手机查看一下社交媒体。当看到别人给我们点赞时,我们会很开心,如果别人留下一句愤怒的评论,我们就会很生气。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让我们无比焦虑。生物进化的目标本来是适应物质的匮乏。
当所有人都有病时,我们就不认为这是一种病了。
[插图]
冥想+精神力量
情绪是生物进化的产物,能预测当前事件对未来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情绪反应通常是夸张的,甚至是错误的。
为什么冥想的力量如此强大?
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由自主神经系统和随意神经系统两部分构成。两个系统有少数重合之处,呼吸就是其中之一。
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由自主神经系统和随意神经系统两部分构成。两个系统有少数重合之处,呼吸就是其中之一。呼吸是无意识的动作,但也可以通过大脑自主控制。
我们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逃避。洗冷水澡的痛苦主要源于进入冷水时的蹑手蹑脚和小心翼翼。一旦站到冷水下面,你就会发现那其实一点儿都不痛苦,只是有点儿冷。身体感觉到的冷跟头脑中想象的冷是不一样的。承认身体感到冷,并直面这种感受,应对它,接受它,但不要因此感到精神痛苦。洗两分钟冷水澡不会要了你的命。
本能脑是一种自主意识,而部分后天形成的自主意识来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此刻理智脑会发出信号,我是要逃避还是刻意练习去适应,当身体接受了,其实就已经转化成习以为常的本能反应了
我们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逃避。洗冷水澡的痛苦主要源于进入冷水时的蹑手蹑脚和小心翼翼。一旦站到冷水下面,你就会发现那其实一点儿都不痛苦,只是有点儿冷。身体感觉到的冷跟头脑中想象的冷是不一样的。承认身体感到冷,并直面这种感受,应对它,接受它,但不要因此感到精神痛苦。洗两分钟冷水澡不会要了你的命。
冥想是思想意识的间歇性禁食。
太多糖会导致身体超重,太多干扰会导致大脑过载。
拿出时间独处,用来专注地自省、写日记、冥想,这可以解决
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让超负荷的精神变得清明疏朗。
而在练习无选择觉知冥想的过程中,你不做任何决断,不评判任何事情,只是全盘接受。如果能在散步时这样做10到15分钟,你就能达到一种非常平静和感恩的状态。无选择觉知这种冥想法对我很有用。[6]
自问:“我真的需要现在就解决这个问题吗?”
大脑中95%的所思所想都是不需要即刻就处理的。大脑就像肌肉,最好让它多多休息,保持平静,只有在特定问题出现时才调动大脑,全身心地解决问题。
冥想是屏蔽社会的噪声,倾听自己的声音。
只有以冥想本身为目的,冥想才会“起作用”。
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
写日记是书写冥想。
冲澡是意外冥想。
长大后,我们已经累积了成千上万个习惯。习惯成自然,这些习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不间断地运行,而大脑皮质只会留出一点点思考力来应对新问题。我们终究会成为自己的习惯。
需要做,就去做,还等什么呢?生命的长河奔腾不止,青春一去不复返。不要浪费时间拖延等待,不要浪费时间踟蹰徘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不要浪费时间做不属于自己人生使命的事情。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你以后想做的,现在就去做,人生没有“以后”。
我觉得现在大家不管读什么,几乎都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4]
有些人读了上百本解读进化论的书,却从未读过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的原著。这个世界上的宏观经济学家多如牛毛,我认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读过大量的经济学论文,但是没有读过亚当·斯密的任何著作。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阅读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这么做是为了融入其他猴子,为了适应群体生活。但要从生活中获得回报,你需要做的并不是合群,而是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社会认可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如果想得到社会认可,就需要去阅读整个社会群体都在阅读的东西。而要想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反叛精神,能够说出:“不,我就是要做自己选择的事情。
如果你要给子女传授一两条人生原则,这些原则会是什么?
第一条原则是阅读,广泛地阅读。阅读面要广,不要局限于社会认可的书,更不要局限于我推荐的书。要为了阅读而阅读,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即使喜欢读言情小说、侦探书或漫画书也没关系,不存在所谓的垃圾。开卷有益,尽管读吧。假以时日,你会找到那些你应该读和喜欢读的东西。
第二条原则是,掌握与阅读技巧相关的数学和说服技能。这两种技能有助于你在现实世界里活得游刃有余、畅行无阻。
拥有说服技能很重要,因为如果能影响自己的同胞,你就可以做成很多事情。我认为,说服力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技能,而且是可以学会的,并没有那么难。
如果你要给子女传授一两条人生原则,这些原则会是什么?
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付诸行动。[71]
你的价值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年轻的时候我无比珍惜自由。自由是我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不过,现在依然如此。自由是我的三大价值观之一,只是现在我对自由的理解不同了。
以前我对自由的定义是“随心所欲即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而现在,我追求的是内在的自由,“无忧无虑即自由”。例如,从愤怒中解脱的自由,从悲伤中解脱的自由,无须做出反应的自由,无须被迫做事的自由,等等。以前我总是在追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现在我追求“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追求内心和外在的无拘无束。[4]
以前我对自由的定义是“随心所欲即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而现在,我追求的是内在的自由,“无忧无虑即自由”
以前我总是在追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现在我追求“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追求内心和外在的无拘无束。[4]
但是,我觉得它非常不利于个人幸福。对我来说,大脑应该是仆人和工具,而不是主人。我不应该全天候地受到心猿的控制和驱使。
大脑总会陷入不受控制的思考,我想改掉这个习惯。当然,这并不容易。[4]
忙碌的思绪会加速主观时间的流逝。
第五章 哲学
采取行动。对我来说,理性佛教意味着理解佛教所倡导的内在修行,以此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更富有、更能活在当下、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智慧是一种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思维能力。
关于智慧的定义,对于个人而言,就是明确知道自己行为长期后果的思维能力。智慧更多反馈在行为上,而不是语言。
智慧是一种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思维能力。
灵感本易逝,行动应当时。
纳瓦尔的推荐读物
我阅读不是为了自我提升,而是出于好奇心和兴趣。最好的书就是让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书。
书对我最大收获就是提高自己的认知,坚持读书将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每天都感悟人生,刺激神经元,久而久之你会得到自我提升,这也是和一句一段鸡汤的区别
我阅读不是为了自我提升,而是出于好奇心和兴趣。最好的书就是让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书。
非虚构类
转,《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戴维·多伊奇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
《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马特·里德利
《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
《红色皇后:性与人性的进化》
《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
《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
《非对称风险》,纳西姆·塔勒布
《随机生存的智慧:黑天鹅语录》,纳西姆·塔勒布
《费曼讲物理:入门》,理查德·费曼
《万物解释者:复杂事物的极简说明书》,兰道尔·门罗
《趣味物理寻答集》,刘易斯·卡罗尔·爱泼斯坦
《历史的教训》,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
《主权个体:把握向信息时代的过渡》(The Sovereign Individual:Mastering the Transition to the Information Age),詹姆斯·戴尔·戴维森、威廉·里斯-莫格勋爵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查理·芒格、彼得·考夫曼(编)
《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卡洛·罗韦利
《七堂极简物理课》,卡洛·罗韦利
非虚构类
《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戴维·多伊奇这本书不是很好理解,但确实让我变得更聪明了。[79]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
这本书介绍了人类的历史。书中的观察、框架和心智模型会让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历史和人类。[1]
《人类简史》是我过去10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作者花了几十年写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想法,每一页都是思想的精华。[1]
《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马特·里德利
这是我过去几年读过的最精彩、最具启发性的一本书。
转,在上了一天的「商业写作」课程后,我从一个糟糕的作家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作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有多简单。我来告诉你主要的技巧,这样你就不用浪费一天了。
商业写作是关于清晰地说服别人的。主要的技巧是保持简洁。简洁的写作很有说服力。五句话能讲清楚的不错观点,比长篇大论的精彩观点能影响更多的人。不要跟它对着干。
简洁就意味着去掉多余的词句。当你能写“他高兴”时,就不要写“他非常高兴”。你认为“非常”这个词增加了一些信息。其实它没有。精简你的句子。
幽默写作与商务写作很像,也需要简洁。主要的区别在于词语的选择。为了幽默,当你能说“牛饮”时,就不要说“喝”。
第一句就要抓住读者。回去读我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我重写了十几次。关键就是勾起你的好奇心。
写简短的句子。避免在一个句子中讲多个观点。读者并不像你想的那么聪明。
了解大脑是如何组织想法的。读者明白“男孩击球”这句话的速度比“球被男孩击中”要快得多。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但是主谓结构更好理解。所有大脑都这样工作。注意,我并没说,“这就是所有大脑工作的方式”?)
就是这样。你刚刚学会了80%的写作法则。不谢!
全文完
“The Day You Became a Better Writer”
纳瓦尔的写作
纳瓦尔的写作
生命公式一(2008年)
这些是我写给自己的笔记。如果参照系不同,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这些不是定义,而是成功的算法。欢迎读者提供自己的见解。
纳瓦尔的生命公式
1、生命公式
→幸福=健康+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锻炼+饮食+睡眠
→锻炼=高强度耐力训练+体育运动+休息
→饮食=天然食物+间歇性禁食+植物
→睡眠=不要闹钟+8~9小时+昼夜节律
→财富=收入+财富×(投资回报率)
→收入=责任+杠杆+专长
→责任=个人品牌+个人平台+承担风险?
→杠杆=资本+人力+知识产权
→专长=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
→投资回报=“买入并持有”+估值
+安全边际
2、个人原则
→人生要义:活在当下。
→欲望即痛苦。(佛陀)
→执怒就像握了一把丢向他人的热煤炭,被烫伤的人反而是你。(佛陀)
→如果不想跟一个人共事一生,那就一天都不要和他共事。
→阅读(学习)是终极元技能,可以换来其他任何东西。
→生活中所有的回报都来自复利。
→用头脑赚钱,而不是用时间赚钱。
→99%的努力终将白费。
→任何时候都要完全诚实。
诚实待人、积极向上,这是我们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的。
→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沃伦·巴菲特)
→真理是具有预测能力的理论。
→观察每一个想法。
(自问:“为什么我会有这个想法?”)
→生命的伟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苦难。
→爱是给予,不是接受。
→思考的间隙即开悟。(埃克哈特·托利)
→数学是自然的语言。
→每一刻都自成一体,自有意义。
健康、爱和使命,以此为序,其他的都不重要。

纳瓦尔的写作 生命公式一(2008年) 这些是我写给自己的笔记。如果参照系不同,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这些不是定义,而是成功的算法。欢迎读者提供自己的见解。
→幸福=健康+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锻炼+饮食+睡眠
→锻炼=高强度耐力训练+体育运动+休息
→饮食=天然食物+间歇性禁食+植物
→睡眠=不要闹钟+8~9小时+昼夜节律
→财富=收入+财富×(投资回报率)
→收入=责任+杠杆+专长
→责任=个人品牌+个人平台+承担风险?
→杠杆=资本+人力+知识产权
→专长=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
→投资回报=“买入并持有”+估值+安全边际[72]
纳瓦尔的个人原则(2016年
→人生要义:活在当下。
→欲望即痛苦。(佛陀)
→执怒就像握了一把丢向他人的热煤炭,被烫伤的人反而是你。(佛陀)
→如果不想跟一个人共事一生,那就一天都不要和他共事。
→阅读(学习)是终极元技能,可以换来其他任何东西。
→生活中所有的回报都来自复利。
→用头脑赚钱,而不是用时间赚钱。
→99%的努力终将白费。
→任何时候都要完全诚实。诚实待人、积极向上,这是我们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的。
→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沃伦·巴菲特)
→真理是具有预测能力的理论。
→观察每一个想法。(自问:“为什么我会有这个想法?”)
→生命的伟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苦难。
→爱是给予,不是接受。
→思考的间隙即开悟。(埃克哈特·托利)
→数学是自然的语言。
→每一刻都自成一体,自有意义。[5]
健康、爱和使命,以此为序,其他的都不重要。
纳瓦尔的个人原则(2016年
点评
这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书籍,它帮助读者建立了一个成功和有意义的人生框架。纳瓦尔·拉瑟曼在书中分享了他对生活和事业的独特见解,这些见解源于他自己的经历和对成功的深入思考。
这本书的一个主要亮点是它的简洁性。纳瓦尔以简短、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他的观点和思想,没有冗长的解释或复杂的理论。这使得书籍易于阅读和理解,读者可以迅速掌握其中的核心思想。探讨了一系列重要的主题,包括个人责任、目标设定、自我探索、情绪管理和成功心态等。纳瓦尔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向读者传递了关于如何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实用建议。他强调了自我意识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鼓励读者不断追求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强调了价值观和道德原则的重要性。纳瓦尔认为,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是建立在道德和价值观的基础上。他鼓励读者树立良好的道德准则,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事业和生活,并将自己的成功与他人的福祉联系在一起。
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财务管理、投资和创业的实用建议。纳瓦尔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向读者传授了一些关于财务自由和创业成功的重要原则。他强调了财务规划和理性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技能。
总体而言,我认为《纳瓦尔宝典》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生活和事业的全新方式,帮助他们建立积极、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并为之实现